双生病毒的检测及对烟粉虱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摘要】:
本论文以苎麻花叶病毒(Ramie mosaic virus, RaMoV)、广东番木瓜曲叶病毒(Papaya leaf curl Guangdong virus, PaLCuGuV)、胜红蓟黄脉病毒(Ageratum yellow vein virus, AYVV)三种双生病毒为对象,研究了昆虫介体B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的传毒特性和不同温度及寄主植物条件下PaLCuGuV对烟粉虱发育的影响以及PaLCuGuV对烟粉虱产卵量、寿命及取食量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1) B型烟粉虱能有效传播RaMoV、PaLCuGuV、AYVV和AYVVβ,且能在不同品种烟草上传播,使不同品种烟草发病。
(2)通过对烟粉虱在19℃、22℃、25℃、28℃和31℃五个温度条件下发育历期的研究,发现带毒烟粉虱发育历期均长于健康烟粉虱,两者差异显著。实验表明:25~28℃为带毒和健康烟粉虱最适发育温度,在该温度下烟粉虱发育历期较其他温度短。分析表明温度因素对烟粉虱的各个虫龄的发育影响差异极显著,病毒因素在19~28℃时对烟粉虱各个虫龄的发育影响极显著,在31℃时影响显著。
(3)通过对带毒和健康烟粉虱在寄主胜红蓟和甘薯上发育的研究,发现除二龄若虫期外,健康和带毒烟粉虱在胜红蓟上的其他虫龄烟粉虱发育时间均长于在甘薯上带毒和健康烟粉虱的发育时间。分析表明寄主对烟粉虱的发育有影响。
(4)实验表明:31℃时健康烟粉虱卵的孵化率高于带毒烟粉虱卵的孵化率,并且两者差异显著,而其他温度对烟粉虱卵的孵化率影响差异不显著。26℃时,在寄主胜红薊上带毒烟粉虱雌虫寿命长于健康烟粉虱,雌虫产卵量也显著多于健康烟粉虱的产卵量。通过对寄主植物甘薯不同温度下的实验表明:带毒烟粉虱分泌的蜜露量均小于健康烟粉虱分泌的蜜露量。病毒与温度双因素对分泌量的影响均为差异显著,在28℃时,带毒烟粉虱和健康烟粉虱蜜露量的分泌达到最大。
|
|
|
|
1 |
臧连生,刘树生,刘银泉,阮永明,万方浩;B型烟粉虱与浙江非B型烟粉虱的竞争[J];生物多样性;2005年03期 |
2 |
王勇;周福才;;温室花卉烟粉虱的发生与控制[J];中国花卉园艺;2006年06期 |
3 |
戎国增;裘建荣;华红波;;烟粉虱的为害及综合治理对策[J];长江蔬菜;2009年09期 |
4 |
罗宏伟,黄建,王竹红;甘薯品种对烟粉虱实验种群的影响[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
5 |
林凌伟;王永才;葛昌义;;烟粉虱的综合防治[J];上海蔬菜;2006年03期 |
6 |
王建富;孙瑞林;孙继明;;烟粉虱发生为害特点与防治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7年12期 |
7 |
彭震;丁国强;;上海菜区烟粉虱的发生与防治[J];长江蔬菜;2010年05期 |
8 |
韩群营;黄明生;雷雄浩;董方友;曾学军;;蔡甸区烟粉虱发生特点与防控对策[J];湖北植保;2010年04期 |
9 |
邱宝利,任顺祥,林莉,P.D.Musa;不同寄主植物对烟粉虱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3年06期 |
10 |
宫亚军,路虹;烟粉虱的危害、生物型及有关生物化学的研究进展[J];北京农业科学;2000年S1期 |
11 |
李大建,阎凤鸣;烟粉虱的发生为害趋势[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1年01期 |
12 |
周国珍;董长珊;;湖北省蔬菜烟粉虱发生与危害初步调查[J];湖北植保;2006年02期 |
13 |
金建国;桑芝萍;;如东县烟粉虱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8年02期 |
14 |
张天娥;刘湘琼;;山西省烟粉虱的发生与防治[J];山西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
15 |
徐维红,朱国仁,张友军,吴青君,徐宝云,李桂兰;烟粉虱在七种寄主植物上的生命表参数分析[J];昆虫知识;2003年05期 |
16 |
吴永汉;刘福明;胡彬彬;;10%烯啶虫胺水剂等防治黄瓜烟粉虱田间药效试验[J];温州农业科技;2008年03期 |
17 |
王新学,邓剑颖;烟粉虱在高阳县的发生与防治[J];河北农业科技;2001年07期 |
18 |
张学坤,周玉,魏毅,赵鸣;在不同农作物上烟粉虱的成虫数量调查[J];江西棉花;2003年06期 |
19 |
蒋林忠,孙国俊,李粉华,张林华,何海兔,蒋小春,刘旺年,李书林,段康,吴敏,潘静;金坛地区烟粉虱调查研究初报[J];中国植保导刊;2004年04期 |
20 |
张世杰,孙影,张文明;烟粉虱的发生与防治[J];安徽农学通报;2004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