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农户植物保护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分析
【摘要】:
植物保护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国家农业生产安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减少环境污染、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科学支持,有效的植物保护措施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重大贡献。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直接承担者,成为了植物保护工作的最直接、最主要的行为主体,植保技术的最终成果只有被广大农民掌握并利用才能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然而农户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弱势群体,由于生产规模小、贷款用途较为分散、缺乏贷款抵押等原因,致使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缺乏资金。作为农户农业生产的重要一环,植物保护资金的供给与农户实际需求之间是否平衡将直接影响到农户的农业生产质量。
本研究从农户植物保护资金环节入手,围绕着目前福建省植物保护资金的供给与农户对植物保护资金的实际需求是否匹配的问题展开,通过调查深入了解福建省农户对植物保护资金的需求情况,并分析了农户植保资金的供需缺口及其影响因素,从而提出较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供政府有关部门参考,以期为海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本研究的前三部分为概述部分。第一部分阐明本研究的立题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采用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以及特色与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农户的植物保护行为和植物保护资金的内涵及相关内容进行界定。第三部分,分别从福建省财政支农现状、福建省信贷支农现状、福建省农户植物保护资金供给情况三方面概述了当前福建省与植物保护有关的供给政策和措施。第四部分到第六部分是实证研究部分,也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第四部分从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样本农户基本情况、样本农户植物保护基本情况三方面对福建省农户植物保护资金供给与需求调查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得到样本农户主要采用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仍然是化学防治,植保机械更换频率较低等结论。第五部分,对福建省农户资金和植物保护资金供给与需求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资金的主要来源是自有资金,其次是信贷资金,农户获得的补贴资金比例较低,农户植物保护资金大约占农业生产用总资金的五分之一,接近一半的农户存在农业生产用资金供需缺口,接近三分之一的农户存在植物保护资金供需缺口。第六部分,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对影响福建省农户植物保护资金的供需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农户是否存在植物保护资金供需缺口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植保部门技术服务(1)(x8),即农户所在的乡镇是否有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以及农业生产用资金占总资金的比重(x10)达到1%统计检验显著水平,农户的文化程度(x2)达到5%统计检验显著水平,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x5)达到10%统计检验显著水平,说明这4个变量对农户是否存在植物保护资金缺口的影响是显著的。对存在植物保护资金供需缺口的农户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农户每年购买植保机械花费(x7)、植保资金占农业生产用资金的比例(x10)以及农户每年植物病虫害的防治花费(x12)3个变量达到1%的显著水平,农户的经营规模(x3)达到10%的显著水平。第七部分在上述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加强植物保护技术研究、宣传推广高效植保机械、增强各地植保部门的服务功能、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完善支农贷款政策五个方面提出了较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本研究最大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在于以植物保护为切入点,对福建省农户植物保护资金的供给与需求问题展开研究,以期找出农户植物保护资金供给与需求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新的措施和建议。此外,以植物保护资金为研究对象,之前尚未见相关报道,本文从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视野,以实证研究为依据,并分析归纳出影响农户植保资金供需缺口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