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菌假定几丁质酶基因功能分析
【摘要】:
几丁质酶是降解几丁质糖苷键的水解酶。真菌中几丁质酶可能与细胞壁降解、孢子萌发、顶端生长、菌丝的分枝生长、孢子的脱离以及菌丝自溶有关。在研究表明稻瘟病菌一个假定的几丁质酶基因MGG_08054.6基因敲除突变体的致病性降低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该家族的另外3个基因的功能。
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稻瘟菌糖苷水解酶18家族蛋白功能域、性质以及系统发育关系。并通过real-time PCR分析稻瘟菌糖苷水解酶18家族基因的表达情况。其次,通过对MGG_00086.6、MGG_07927.6和MGG_01247.6进行基因敲除研究这些基因的功能。三个基因分别敲除后,与野生型相比其突变体菌落生长无明显差异,分生孢子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分生孢子隔膜无变化;洋葱表皮侵染实验结果表明,基因敲除突变体能够产生正常的侵入栓侵入洋葱表皮,并在在洋葱细胞内扩展生长;将敲除突变体接种水稻CO39,及在大麦叶片进行离体接种,观察其发病情况,结果表明突变体发病情况与野生型没有差别。说明这三个几丁质酶基因分别敲除后稻瘟病菌的形态建成和致病性并未受到影响。稻瘟病菌中几丁质酶形成一个多基因家族,多基因家族往往存在基因冗余效应,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
|
|
1 |
周洁;陈鑫;郑祥梓;林成增;王宗华;鲁国东;;稻瘟病菌一假定几丁质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
2 |
刘文德;陈新;赵传志;刘淑集;Minoo Razee;鲁国东;王宗华;;稻瘟病菌一个假定的漆酶基因功能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08年04期 |
3 |
杨水英,李振轮,易龙,潘宇,祝淑俊,肖崇刚,张学昆;产几丁质酶细菌CHB101对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5年06期 |
4 |
岳宗岱;;稻瘟病菌生存力的观察[J];微生物学报;1974年02期 |
5 |
李桦;稻瘟病菌培养技术的研究[J];植物保护;1986年04期 |
6 |
A.O.Mackill;吕中平;;稻瘟病菌(Piricularia oryzae)的新寄主[J];植物医生;1987年02期 |
7 |
董国堃;宣伯承;;早稻稻瘟病大流行的成因条件及防治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1989年02期 |
8 |
黄大年,王金霞,杨炜,倪云美;提高稻瘟病菌转化频率的研究[J];中国水稻科学;1995年01期 |
9 |
翁启勇,甘代耀,陈体强;稻瘟病菌染色体核型电泳条件研究初报[J];福建农业学报;1997年03期 |
10 |
鲁国东;稻瘟病菌转化体系的建立及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gpd)的克隆[J];植物病理学报;1998年01期 |
11 |
刘二明,刘志贤,魏林,叶华智,朱有勇,罗峰;湖南两类稻瘟病生态系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
12 |
卢代华,叶慧丽,龚学书,周西全,陈国华,蒋国荣,毛建辉,余桂蓉;四川部分稻瘟病菌的DNA指纹分析[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
13 |
杨静,何霞红,王云月,李作森,朱有勇;水稻遗传多样性田间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2004年05期 |
14 |
周洁;郑祥梓;兰斓;林成增;林雄杰;鲁国东;王宗华;;稻瘟病菌假定的糖基水解酶62家族初步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
15 |
;持久抗击稻瘟病基因被发现[J];湖南农业;2010年02期 |
16 |
田伯光;;日本发现抗击稻瘟病基因[J];农药市场信息;2010年02期 |
17 |
夏陈澜;景德镇市稻瘟病流行规律和综合治理的探讨[J];江西植保;1981年04期 |
18 |
余名伟;王志祥;;镇海县万加大队综合防治稻瘟病的经验[J];浙江农业科学;1982年02期 |
19 |
;国际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体系在我国研制成功[J];福建稻麦科技;1995年02期 |
20 |
叶钟音,杨荣明;稻瘟病菌体细胞突变体的研究[J];世界农业;1996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