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福建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排球普修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赵康健  
【摘要】:以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密切联系福建省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排球普修课程体系,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从福建省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排球普修课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手段及方法、教材使用、考评体系及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阐述了福建省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排球普修课课程的现状,分析了福建省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排球普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着对于改变传统的排球教学观念、完善课程方案、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体育人才、促进排球普修课课程的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排球普修课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考评体系及教材体系等方面还有不太合理的地方:一、在课程设置方面,各个高校排球普修课程的课时时数与上课时间情况各异,课时差距大。二、在教学方法方面,大多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教学方法创新速度缓慢,对多媒体演示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使用较少,三、在教学内容上,主要包括:理论教学、技术教学、培养学生能力三大模块;三大模块在分配课时的比例上不太合理,技术教学课时占的比例大,而针对理论和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学习课时及教学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四、在考评体系方面,排球普修课的理论考核大多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方法较单一;技术考核则多采用技评和达标相结合;能力考核主要对裁判及教学技能进行考评,这表明各个院校对学生综合能力考核不太全面。各院校的考评体系应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划分考核比例,技术和理论考核比例适当减少,提高对学生技能的评价比例。五、在教材使用方面,师范类的学校多数选用的是高教社教材;体育院校多选用全国体育学院统一编写的教材;综合类院校则选其一使用。教材体系改革应着重注意科学性、完整性。教材内容应结合学生兴趣及实践需求,稳固教材结构。 根据研究结果,结合目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现状发展趋势和改革要求,提出福建省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排球普修课程改革思路:(1)进一步加强对排球普修课教学改革必要性的认识。(2)适当修改教材内容,根据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不断丰富教材内容,为灵活多样的排球教学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有力支持。(3)加强教师队伍专业素质的培养,使之在固有的教学经验之上,更好的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4)注重培养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排球运动知识,培养良好的排球学习氛围。(5)对排球场地器材进行完善,以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同时也为教师更好的开展教学提供有利条件。(6)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细化考核内容。通过研究,为福建省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排球普修课程提供一些理论与实践的可行性建议,同时也为一些体育院校排球普修课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海停;;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教学大纲的比较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年04期
2 史一钦;;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教学现状与对策[J];内江科技;2007年11期
3 张卫弟;;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教学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6期
4 魏翀;高守清;;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教学探讨[J];河西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钟秉枢;关于我院学生上排球普修课动机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83年02期
6 刘宁凌,朱欣华;对排球普修课技术考核存在问题的探析[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7 魏翀;张建平;;影响高师体育专业排球普修课教学效果的因素及对策[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殷秀钧;;排球普修课中练习方法与次数的关系初探[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84年03期
9 杨国良;刘东辉;;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排球普修课教学质量评估探讨[J];山东体育科技;1993年03期
10 陈进波;;对我院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的调查与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1 陈庆国;;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教材发展研究[J];吉林教育;2010年10期
12 韩斌;;在排球普修课中如何提高学生传垫球技术运用能力[J];华章;2011年15期
13 靳小雨,李永献,丁永玺;对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实行软、硬、沙“三阶段螺旋上升教学进度模式”改革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14 彭前;吴波;;对排球普修课技术考核及评价方法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9年02期
15 张俊连;;提高排球普修课教学质量的探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1985年02期
16 王家君;;优化课程结构 提高排球教学质量[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17 ;排球普修课标准教学文件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79年03期
18 夏之华;;对体育学院排球普修课若干问题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3年04期
19 吴红梅;;排球普修课考核评价体系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0 杜元甫;对改革排球普修课考试的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8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秀英;;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许维平;;对云南体职院教育实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A];云南省高职高专教育分会第七次全体理事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立国;王慧勇;龚斌;孙红;洪树兰;;对云南省高职高专体育教育专业普修田径教学模式的研究[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9年优秀论文集[C];2009年
4 杨劲苍;;限制身高与排球运动之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5 潘铁军;贺小卫;;体育学院学生班集体的团队凝聚力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6 隋树藩;胡波;;坐式排球运动的兴起、现状与发展[A];残疾人体育研究——首届全国残疾人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选编[C];2004年
7 吕品;张萍;林森;顾乡;;关于改革我国排球教材技战术分类体系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8 张纳新;;坐式排球运动中易发病症及其防治[A];残疾人体育研究——首届全国残疾人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选编[C];2004年
9 张惠祥;靖桥;李思东;;对软、硬式排球教学实验和教学进度安排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10 张禹;葛春林;;排球运动智力特征的内隐观[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树宏;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现行招生考试制度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2 刘斌;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技术学科课程建设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3 潘迎旭;我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4 张兴林;我国不同位置优秀排球运动员比赛负荷及专位素质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5 李国东;CVA(中国排球协会)联赛品牌打造[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6 盖洋;中国竞技排球技战术发展特征及体能训练理论体系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7 袁芳;中国女排优秀运动员的成长与培养[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康健;福建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排球普修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集美大学;2012年
2 杨英;山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考核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3 刘超;北京体育大学排球普修课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4 聂杰;河北省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教学影响因素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马垒;动态教学赛模式在高校排球普修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1年
6 杨水霞;录像—反馈在排球普修课基本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7 宋继先;新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教学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8 韩超;山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程现状及适应新标准的改革思路[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9 南春霞;预测性思维能力培养对提高排球普修课防守战术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高海东;体育院系排球普修课传垫球教学应用探究式学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 刘传勤;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寻出路[N];中国体育报;2009年
2 李小伟;十八般武艺考你基本功[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记者 王贞桐;探讨加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建设改革[N];广西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周仕敏;我的“高处”在农村[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兰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胡卫东;模拟训练法与排球运动[N];甘肃日报;2010年
6 记者 陈建涛;张建华会见张蓉芳一行[N];东营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林永成;“排球之乡”名声如何打得更响[N];海南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罗俊;女排新帅位悬而未决[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9 本报记者 苏畅;促进训练 无碍比赛[N];中国体育报;2009年
10 吴睿娜;男排何以突奋起[N];北京日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