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三种评分标准对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比较

郭洁  
【摘要】:目的分析入院时床边严重指数(Bedside index of severity in acute pancreatitis,BISAP)、急性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II(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II)及Ranson三种评分系统预测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应用三种评分标准判断AP病情及指导治疗提供依据。对象和方法搜集2007年1月-2010年10月于福建省立医院住院,资料完整的161例AP患者,应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所有AP患者进行BISAP、APACHEII、Ranson评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 curve),比较三种方法对AP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能力;分析三种评分标准对AP患者病情禁食天数,住院时间的相关性。 结果161例患者中,MAP110例,SAP51例,三种评分标准的SAP和MAP分值(均数±标准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三种评分标准与患者的住院时间及禁食天数均显著相关;分析ROC曲线下的面积(the area under 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 ,AUC)显示:APACHEII评分在评估AP病情严重程度及全身并发症上具优势,预测病情严重程度及全身并发症的AUC分别为0.897、0.899,与其它两种评分标准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Ranson评分≥5分时预测局部并发症的发生占优势,BISAP评分可预测AP严重程度及预后,BISAP评分≥3分时预测死亡结局的敏感性较其它评分标准高。 结论三种评分标准预测能力各有侧重。APACHEII评分可预测疾病严重性及全身并发症,但对局部并发症预测的效果不佳;Ranson评分预测局部并发症的效果较好,但对全身并发症及死亡结局预测欠佳;BISAP评分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预测AP患者死亡结局效果较好,但在预测AP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发生上较其它评分标准无明显优势。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文富;;Effect of Da Cheng Qi decoction on the metabonomics of acute pancreatitis in rats[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蒲虹;康焰;;APACHEⅡ,Ranson与BalthazarCT综合分型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的评估价值[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Acute pancreatitis induced by methimazole in a patient[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张馨木;孙波;李志满;颜炜群;孙任任;;重组人KD/APP var对实验性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作用的研究[A];2010施慧达杯第十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5 许永春;冯青青;李春安;幸军;李婷婷;;单核细胞趋化蛋白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A];首届江西省科协学术年会江西省中医药学术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张馨木;孙波;李志满;颜炜群;孙任任;;重组人KD/APP var对实验性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作用的研究[A];第九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2010新疆)论文集[C];2010年
7 周虎;幸军;冯青青;李春安;樊拖迎;;高敏C反应蛋白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探讨[A];江西省第四次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张志刚;任静;沈海涛;胡晓;李铁刚;;成功救治一例重症胰腺炎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报道[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九届组稿会暨第二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全国急危重症与救援医学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9 胡智明;赵大建;叶再元;张成武;张宇华;吴伟顶;尚敏杰;刘杰;;急性重症胰腺炎腹内高压外科治疗的初步体会[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九届组稿会暨第二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全国急危重症与救援医学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10 张宇;严际慎;张勤;张琪;裘华森;;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大鼠sICAM-1水平变化及其意义[A];第五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银峰;清胰颗粒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2 王士祺;急性胰腺炎不良预后的风险评估肥胖,脂肪肝与感染[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3 韩朝飞;自身免疫性胰腺炎1例报道并国内病例荟萃分析[D];中南大学;2012年
4 于科楠;三种评分对早期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评估比较[D];中南大学;2012年
5 夏敏;HMGB1单抗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6 龚加庆;干细胞参与胰腺炎损伤修复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7 孙畅;慢性胰腺炎发病的遗传学基础及防治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8 汪建华;重症胰腺炎继发感染的功能显像诊断及比较影像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9 汤永辉;高脂血症与急性胰腺炎关系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10 蔡笃雄;罗格列酮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及其肺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洁;三种评分标准对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比较[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2 解亚娟;APACHEⅡ Ranson及CTIS评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价值[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3 徐思;BISAP、APACHEⅡ、Ranson评分标准对急性胰腺炎预后预测价值比较的前瞻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4 祝建红;沙利度胺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孙少华;急性胰腺炎流行病学及预后评估[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6 刘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6和-8在大鼠暴发性急性胰腺炎中的变化[D];汕头大学;2011年
7 江志俊;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与预后的早期评估指标探讨[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8 孟庆彬;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肺组织claudin-4的表达变化及意义[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他维玮;外周血内皮祖细胞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意义的研究与探讨[D];兰州大学;2012年
10 陈玉华;BISAP评分对急性胰腺炎预后评估的临床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