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纤酶对脊髓损伤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降纤酶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局部脊髓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探索急性脊髓损伤后VEGF表达水平与细胞凋亡的情况,了解VEGF表达水平和神经功能恢复之间的关系,从而初步探讨降纤酶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应用降纤酶治疗脊髓损伤提供新理论依据。
方法雌性SD大鼠90只,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假损伤组(假手术组)、单纯脊髓损伤组(对照组)、脊髓损伤+降纤酶干预组(干预组),每组各30只。所有大鼠行T12节段椎板切除开窗,暴露脊髓,其中假手术组只打开椎板,不打击脊髓,假手术组和干预组按改良Allen’s法以10g×6cm力撞击脊髓,制作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各组分别于伤后1d、3d、5d、7d、14d、28d进行BBB评分,并于各个时间点随机处死5只,损伤部位取材,HE染色、VEGF、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染色及在光镜下观察、计算VEGF阳性细胞数及凋亡细胞数。分别对对照组及干预组各时间点VEGF阳性细胞数和凋亡细胞数进行组间、组内比较,并对对照组VEGF阳性细胞数和凋亡细胞数进行相关性分析。数据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假手术组的BBB评分为21分,对照组、干预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在各时间点评分明显降低,而干预组在5d及之后的各时间点BB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尤其7d、14d、28d时间点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VEGF免疫组化结果:假手术组显示脊髓中央管周围和脊髓软脊膜见少量VEGF表达,其它部位未见表达;脊髓损伤后,对照组VEGF在脊髓损伤及损伤周边区高表达,5d达高峰,7d、14d表达仍较明显,28d见少量表达。干预组各时间点VEGF的表达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其中3d、5d、7d、14d时间点差异显著(P0.01)。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情况:假手术组各时间点凋亡细胞少见,对照组和干预组较明显,凋亡细胞主要是神经元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凋亡细胞在脊髓损伤后逐渐增多,1d达高峰,3d、5d仍较多,7d、14d、28d仍有表达;干预组1d、3d、5d、7d、14d、28d凋亡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其中3d、5d、7d时间点差异显著(P0.01)。对对照组1-5d时间点VEGF阳性细胞数与凋亡细胞数做相关性分析得出,单纯脊髓损伤后1-5dVEGF阳性细胞数和细胞凋亡数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90052,P0.05)。
结论:①急性脊髓损伤后VEGF参与脊髓损伤后继发性病理改变的过程,特别是早期阶段。②急性脊髓损伤后较长时间内存在着继发性细胞凋亡现象,其进一步加重了脊髓损伤。③VEGF的表达可减少急性脊髓损伤后继发性细胞凋亡,与继发性脊髓损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④降纤酶可能通过促进VEGF的表达减少细胞凋亡而对急性脊髓损伤起治疗作用。
|
|
|
|
1 |
林斌;何永志;黄其龙;卢志有;;脊髓损伤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细胞凋亡[J];临床骨科杂志;2013年01期 |
2 |
孙冰,蔡钦林,张立;急性脊髓损伤后脊髓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和调控[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1年05期 |
3 |
周宏艳;赵洪波;杨军;逯强;;褪黑素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年09期 |
4 |
白伦浩,周凤华,王欢,李雷,高红,王海义,陈淑珍;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
5 |
杨进顺;吕浩然;廖壮文;赵玉;谭理连;;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影像学分析[J];广东医学;2011年05期 |
6 |
何剑峰,郑文添,王玮;急性脊髓损伤后胶质酸性蛋白表达变化及意义[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4年03期 |
7 |
胡雪峰;郭鹏年;姜霁哲;刘瑞;;甲强龙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血中丙二醛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7年03期 |
8 |
吴世强;徐杰;林文平;;β-干扰素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福建医药杂志;2017年03期 |
9 |
邱乾德,陈祈平,许加俊;23例急性脊髓损伤的MRI表现[J];中华创伤杂志;2004年09期 |
10 |
靳安民;徐印坎;张文明;;高压氧治疗急性脊髓损伤[J];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1985年02期 |
11 |
薛杨;刘振利;高岩;杨新明;赵明;李超;;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鞘内注射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年18期 |
12 |
吴俊;梁维邦;倪红斌;金伟;孔杰;蒋健;;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核因子κB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1年04期 |
13 |
高明勇,郑启新,郭晓东,赵铭,郝杰;急性脊髓损伤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变化[J];中华创伤杂志;2004年09期 |
14 |
杨俊松;郝定均;刘团江;刘鹏;贺宝荣;闫亮;许晓舟;拓源;薛鹏;李广林;;急性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8年04期 |
15 |
周亮;王兴盛;练克俭;翟文亮;;甲泼尼松对兔急性脊髓损伤后MMP-2、12表达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18期 |
16 |
李继红;何倩;石咏梅;李亮;殷坚;刘超群;陈安;余清平;;银杏内酯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年26期 |
17 |
王国宾;游洪波;孙凯;;急性脊髓损伤的药物治疗进展[J];医药导报;2010年03期 |
18 |
张克春,叶承荣,潘家强;小动物急性脊髓损伤的诊治[J];中国兽医杂志;2005年06期 |
19 |
李如求
,罗访华;急性脊髓损伤电镜下血管改变的三维分析[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94年02期 |
20 |
倪才方;夏敏;刘一之;丁乙;陈学仁;杨惠林;唐天驷;;实验性急性脊髓损伤的磁共振成像和病理对照研究[J];苏州医学院学报;1995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