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研究
【摘要】:目的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漳州地区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存情况,探讨影响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对存活患者进行生存质量分析,探讨影响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为制订闽南地区食管癌的综合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1.通过收集漳州地区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病例随访研究,分析漳州地区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2.本研究采用EORTC QLQ-C30量表和食管癌专用评价量表EORTC-OES18对漳州地区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及影响因素。
结果
1.(1)全组患者总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0%、40%、2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原发病变部位、肿瘤长度、淋巴结转移和术后感染对患者预后有显著影响(Log-rank P0.05)。
(2)进一步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长度、分化程度、外侵程度、淋巴结转移和术后感染是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
(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数目、淋巴结转移度和淋巴结转移区域数三个因素对患者预后均有显著影响(Log-rank 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淋巴结转移数目、转移区域数和转移度的增加,患者的死亡危险HR有上升的趋势(Ptrend P0.001)。
2.(1)漳州地区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生存质量领域得分为65.84±19.84,得分比常模低,而功能领域中认知功能得分最高(86.75±24.95),得分与常模接近,其它依次为情绪功能(77.15±10.17)、躯体功能(67.16±12.06)、社会功能(66.37±35.63)、角色功能(58.19±21.26)。在症状领域中得分情况分别为疲乏(18.73±16.41)、疼痛(12.49±20.99)和恶心呕吐(7.89±14.20)。特异性条目中,经济困难得分最高(39.69±19.42)其次为失眠(11.31±24.43)、食欲(10.13±20.99)、腹泻(8.48±21.16)、便秘(5.30±14.83)、呼吸困难(3.65±10.80)。在食管癌疾病特异性量表中吞咽困难得分最高(63.80±17.33),疼痛最低(8.56±16.56)。
(2)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肿瘤长度≤3cm的患者的躯体功能得分高于肿瘤长度3cm以上的患者,且肿瘤长度越长,躯体功能领域得分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患者无淋巴结转移者的角色功能得分高于出现淋巴结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而在不同生存时间方面,患者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以及总体健康状况间都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 P=0.018; P=0.000);单纯手术组总体健康状况得分高于手术综合治疗组(P=0.000),而在角色功能领域,手术综合组患者高于单纯手术组患者(P=0.002);无术后并发症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得分高于出现并发症患者(P=0.039)。
(3)进一步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躯体功能的影响因素为治疗方式;社会功能的影响因素为肿瘤长度;角色功能的影响因素为人均月收入;情绪功能的影响因素为肿瘤长度、病理分期及生存时间;而量表总分的影响因素为性别、文化程度和生存时间。
结论
1.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和肿瘤病变部位、肿瘤长度、分化程度、外侵程度、术后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术后感染有关,淋巴结转移情况与食管癌预后密切相关,结合淋巴结转移数目、淋巴结转移度及转移区域可以更好的评价患者的预后。
2.漳州地区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偏低,其中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均明显下降,患者均感到经济困难和出现吞咽困难。躯体功能的影响因素为治疗方式;社会功能的影响因素为肿瘤长度;角色功能的影响因素为人均月收入;情绪功能的影响因素为肿瘤长度、病理分期及生存时间;而量表总分的影响因素为性别、文化程度和生存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