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筛选不受肿瘤组织取样部位影响的肿瘤分子标志

程军  
【摘要】:在临床取样获得的肿瘤组织样本中,通常包含肿瘤上皮细胞与肿瘤基质细胞两类表达模式不同的细胞。由于肿瘤组织不同部位的基质细胞浸润程度不同,在同一个患者肿瘤组织的不同部位取样,其肿瘤上皮细胞与肿瘤基质细胞构成比例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基因表达检测值易受到肿瘤组织取样部位的影响。在本研究中,利用TCGA数据库中结肠癌和乳腺癌肿瘤组织的表达谱数据及每个样本对应的肿瘤细胞构成比例信息,我们分别筛选出2271与2309个表达检测值与肿瘤细胞构成比例存在显著相关的基因(Spearman相关分析,FDR10%),并发现这些基因分别与肿瘤上皮细胞相对于肿瘤基质细胞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存在显著的一致交叠。推测可知,由于基因在肿瘤上皮细胞与肿瘤基质细胞间表达模式的差异,在肿瘤组织中检测的基因表达检测值会广泛地受到肿瘤细胞构成比例的影响。目前报道的肿瘤预后及耐药预测基因标志大多数是基于临床肿瘤组织中标志基因的表达检测值计算风险得分,对患者的预后和用药方案进行判断。然而,这类标志基因的表达检测值容易受肿瘤组织样本取样部位的影响,使得病人的诊断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在临床肿瘤组织中筛选不受肿瘤细胞构成比例影响的稳健基因标志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我们分析认为基于样本内基因表达相对大小的秩次关系对肿瘤细胞比例变化相对不敏感。首先,对来自27个患者(包括结肠癌和乳腺癌病人)配对的肿瘤上皮细胞与肿瘤基质细胞表达谱数据,对肿瘤上皮细胞中基因对秩次与配对的基质细胞基因对中秩次进行一致性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在两类细胞间超过80%的基因对秩次关系保持一致,预示着这部分基因对秩次关系与临床肿瘤组织中肿瘤细胞比例无关,不会受肿瘤细胞构成比例变化的影响。随后,通过对不同肿瘤细胞构成比例的临床肿瘤组织样本仿真模拟实验,进一步研究分析发现:即便临床肿瘤组织中肿瘤上皮细胞比例低至30%,仍有90%左右的基因对表达秩次关系与其对应的肿瘤上皮细胞中的基因对表达秩次关系保持一致。其中,两基因间存在较大表达秩次差的基因对,对肿瘤细胞比例变化具有更高的稳健性。最后,我们训练出一个基因对标志(CLDN8和MMP3),该基因对标志可以稳健地区分含有不同肿瘤细胞比例的结直肠癌肿瘤组织和结直肠正常组织样本。总之,基于样本内基因间相对表达秩次关系的基因对标志对肿瘤组织取样部位影响不敏感,对肿瘤细胞比例变化具有高度的稳健性,因此具有潜在的临床转化应用可行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6条
1 曾妮;吴诚义;;丛生蛋白对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2年02期
2 况里杉;周向东;;干细胞标志CD90与人肺腺癌A549细胞顺铂耐药之间的关系[J];肿瘤;2013年09期
3 李跃军;卓德斌;;芍药苷对5-氟尿嘧啶耐药的CD44阳性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年04期
4 常文秀;高红梅;曹书华;;脂磷壁酸对A549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8的影响及量效关系研究[J];天津医药;2008年10期
5 向阳;;高危与耐药性滋养细胞肿瘤的处理策略[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1年01期
6 徐高峰;王茂德;谢万福;姜海涛;李瑞春;;沉默缺氧诱导因子对人胶质瘤SHG44细胞糖酵解及细胞增殖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年20期
7 王晓盈;郑秋红;杨建伟;陈路川;龚福生;应敏刚;谢云青;;负载人热休克蛋白抗原肽的树突状细胞瘤苗在诱导抗胃癌免疫效应中的作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8 陈颖;吴明富;李琼;游岚瑛;魏军成;周剑锋;徐刚;卢运萍;马丁;;MRP-1/CD9与高转移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恶性行为相关性的体外研究[J];肿瘤;2006年09期
9 赵肖波;陶洁;孙静;汪希鹏;;血清CA125用于预测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及腹膜癌化疗反应性的研究[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2年08期
10 张积仁,张学庸,陈希陶,顾天爵,张德胜,樊代明;一种新的胃癌相关糖脂糖蛋白抗原的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89年05期
11 钱晓萍,李国栋,韩克军,陈慰峰;白细胞介素-6参与肿瘤相关抗原HCA520对HEK293细胞的促增殖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3期
12 郑树法;康德智;林元相;连葆强;;高免疫原性胶质瘤细胞疫苗体外抗瘤时靶细胞超微结构变化[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13 刘希春;江海涛;毛伟征;;负载抗原DC-CIK细胞对NDV修饰抗原胃癌细胞杀伤作用[J];齐鲁医学杂志;2010年05期
14 崔丽;毛用敏;赵莉莉;程爱娟;崔让庄;;雌激素对载脂蛋白AⅠ基因启动子不同区域转录活性的影响[J];天津医药;2011年10期
15 邹颖颖;张吉翔;;人剪切修复基因XPD对肝癌细胞生长及ERG基因的影响[J];天津医药;2013年01期
16 李新灵;王志爽;邵晓枫;任峰;;CIK细胞体外诱导培养及对不同肿瘤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J];天津医药;2013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闫旭;基于阳离子载体的抗肿瘤多重载药体系[D];北京化工大学;2017年
2 刘秀霞;FAT10调控翻译延伸因子eEF1A1表达及对肿瘤细胞影响的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3 周永存;类凋亡诱导剂8-羟基喹啉铜络合物的输送及应用于耐药性肿瘤治疗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4 周希蕊;自组装抗肿瘤多肽的设计合成、表征和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7年
5 南一楠;TDP-43在肿瘤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及两种中药成分干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陆礼;抗CD40×HER2双特异性单链抗体的构建及抑制肿瘤增殖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7年
7 孙平;H6R6短肽修饰的壳聚糖纳米粒用于siRNA的递送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8 Muhammad Nafees;铂类抗肿瘤前药的优化设计:合成和功能化[D];南京大学;2017年
9 梅柳;LATS1在Lys751位点的SUMO化修饰减弱其活性和肿瘤抑制功能[D];浙江大学;201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军;筛选不受肿瘤组织取样部位影响的肿瘤分子标志[D];福建医科大学;2017年
2 许琼华;miRNA-449b对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的调控作用及内在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7年
3 孟雪;烷基糖苷协同条件复制型腺病毒杀伤肿瘤细胞及机理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7年
4 薛立杰;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消退分级的影响因素及预后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7年
5 苏钰;基于光敏感纳米脂质体用于克服肿瘤耐药及增敏肿瘤治疗的药物递送系统[D];郑州大学;2017年
6 解明姝;肿瘤分泌的CXC家族趋化因子招募粒样髓源抑制细胞(G-MDSC)至肿瘤原发灶的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7 陈锦;兔肺VX2肿瘤射频消融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7年
8 桑磊;利用转基因小鼠细胞重组靶向筛选体系进行云南特色天然抗肿瘤抗衰老化合物的筛选[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9 黄银平;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在肿瘤治疗和成像方面的应用[D];桂林理工大学;2017年
10 覃宝雄;肿瘤发生中造血干细胞的发育[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