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黄精口服液对阿霉素致心衰大鼠心肌保护作用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复方黄精口服液对阿霉素所致心肌病心衰大鼠模型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雄性SD 大鼠55 只,重200±10g,随机分为5 组:①正常组(SD);②ADR 单用组(ADR);③ADR+复方黄精口服液小剂量组(HJl);④ADR+复方黄精口服液中剂量组(HJm) ;⑤ADR+复方黄精口服液大剂量组(HJh) 。正常组给予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周1 次,共6 周。第2-5 组均给予腹腔注射ADR ,按3mg/kg 剂量溶于1ml 生理盐水,每周1 次,共6 次,而第3 组~5 组同时给予复方黄精口服液灌胃(剂量分别为2ml/d,4ml/d,6ml/d)。实验过程中,定期观察大鼠的精神状态、活动、毛色、进食、腹水、体重等大体情况,治疗6 周后测定大鼠心功能、左室肥厚指数、局部心肌/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浆醛固酮(Ald)浓度、血浆Ⅰ、Ⅲ、Ⅳ型胶原纤维、层粘连蛋白、纤维粘连蛋白,以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法胶原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western blotting 测定心肌肌球蛋白轻链含量及其组成变化,通过电镜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等。
结果
1.治疗6 周后,大中剂量治疗组心功能指标(±dp/dtmax)明显优于模型组(P0.01),复方黄精口服液大剂量组与中剂量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
|
|
|
|
1 |
杨莺;李文杰;;强心宁煎剂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年06期 |
2 |
姚巍;王凤芝;;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对充血性心肌病大鼠心肌和血管组织的修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06期 |
3 |
赵明奇,吴伟康,段新芬,刘颖,赵丹洋,梁天文,罗汉川;四逆汤对阿霉素性心衰大鼠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J];中药材;2005年06期 |
4 |
赵明奇;吴伟康;赵丹洋;段新芬;刘颖;;四逆汤抗阿霉素性心衰心肌细胞线粒体凋亡机制探讨[J];中国热带医学;2010年07期 |
5 |
严骅;高俊杰;蒋梅先;严世芸;;强心饮对阿霉素心肌病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心肌重构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
6 |
赵明奇,吴伟康,赵丹洋,刘艳,刘颖,梁天文,罗汉川;四逆汤抗阿霉素性心力衰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机制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2005年14期 |
7 |
刘洪智;高传玉;雷健;罗兵;李佐民;周军;贺立群;戚本玲;曹林生;;实验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年18期 |
8 |
刘洪智;高传玉;雷健;罗兵;李佐民;周军;贺立群;戚本玲;曹林生;;罗格列酮逆转心力衰竭大鼠心脏间质纤维化的实验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7年08期 |
9 |
吴天敏;陈金水;王华军;许昌声;;复方黄精口服液对阿霉素致心衰大鼠左室肥厚的影响[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
10 |
曾晓春;张海峰;林葆菁;王炎;朱立光;;阿霉素致大鼠心力衰竭干预起点探讨[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0年03期 |
11 |
徐林;龙达亮;;大豆异黄酮对阿霉素心衰大鼠的影响[J];家庭医药(医药论坛);2010年10期 |
12 |
蒋挂芳;荣烨之;温文虎;韩玉昇;余贤如;傅良雄;张胜来;;不同累积量的阿霉素所致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和电生理改变[J];上海医学;1988年08期 |
13 |
吴天敏,陈金水,林圣远,杜建,吴可贵,王华军,陈小明;复方黄精口服液对实验性大鼠心力衰竭心肌肌球蛋白重链变化的作用机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年01期 |
14 |
武北京,孙宇,许晴丽,吴翔,张康健,郭玲;大豆异黄酮对阿霉素心衰大鼠心功能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
15 |
李彦川;李欣欣;;心力衰竭动物模型简述[J];医学综述;2011年08期 |
16 |
单亮;孙聪;;心衰康对阿霉素心衰大鼠治疗机理的实验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2006年07期 |
17 |
林明;林美萍;陈书尚;许昌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力衰竭[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年08期 |
18 |
邓青秀;彭成;;中医药心力衰竭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J];四川动物;2011年02期 |
19 |
辛艳飞;张丽丽;宣尧仙;;一氧化氮在阿霉素心脏毒性中的双重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9年01期 |
20 |
杨鑫;宋怡;张敏;思永玉;;阿霉素对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表达的影响[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