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乳素免疫调节效应的研究及其信号传导途径的蛋白质组分析
【摘要】:
目的:为探讨催乳素/催乳素受体(PRL/PRLr)介导的免疫应答机制,本课题研究PRL对免疫应答基本过程的影响并对信号传导途径进行了整体性分析,前者进行三方面试验,既分别测试催乳素刺激前后T细胞活化所需第二信号共刺激因子CD154和CD28水平、细胞增殖能力及其免疫效应分子IFN-γ/IL-4分泌模式,后者通过蛋白组学分析,试图了解催乳素在免疫细胞中的信号网络系统。
方法:实验一应用不同剂量的重组人催乳素(rhPRL)和植物血凝素(PHA)单独或联合刺激人T淋巴白血病细胞株JurkatD1.1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CD154和CD28分子的表达量;对不同时间点JurkatD1.1细胞表面CD154和CD28分子的表达量进行测定。应用催乳素受体单克隆抗体(PRLrAb)阻断催乳素的作用,分别比较JurkatD1.1细胞表面CD154和CD28分子基础表达量和rhPRL联合PHA刺激组表达量在应用PRLrAb前后其各自呈现的变化。同时应用半定量RT-PCR测定对照组、rhPRL联合PHA刺激组和PRLrAb阻断组JurkatD1.1细胞表面CD154和CD28分子mRNA的表达水平。实验二应用台盼蓝拒染法通过倒置显微镜进行细胞计数以及利用MMT比色法酶标仪测定OD550值来评估rhPRL对JurkatD1.1细胞增殖的影响。实验三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不同浓度rhPRL刺激JurkatD1.1细胞24小时后的细胞上清液中IFN-γ和IL-4水平,并计算IFN-γ/IL-4比值,籍此来反映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偏离的方向。实验四应用磷酸化金属亲和层析法(PMAC)富集磷酸化蛋白并用单向凝胶电泳(1DE)分离,同时利用抗磷酸化酪氨酸抗体免疫沉淀法(IP)富集磷酸化酪氨酸,并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分离。染色后通过凝胶扫描系统对不同组的蛋白质斑点或条带进行分析,应用手工和自动挖胶系统获取差异的蛋白质斑点或条带。酶解后通过质谱分析并与蛋白质数据库进行蛋白质匹配鉴定,由此鉴定出参与催乳素在JurkatD1.1细胞内信号传导的信号分子。
结果:单独使用重组人催乳素(rhPRL)或者植物血凝素(PHA)并不能刺激
|
|
|
|
1 |
陈真;催乳素/催乳素受体途径介导的免疫调节作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
2 |
任焕国;;人前列腺的催乳素与锌之间的关系[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85年02期 |
3 |
尉阳,王淑芬;催乳素受体(PRLr)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J];日本医学介绍;2000年10期 |
4 |
马小超,王莹,刘建华,屠曾宏;吗氯贝胺源性雄鼠乳腺发育症(英文)[J];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00年10期 |
5 |
郭继强;宋向凤;牛志国;;催乳素对外周血T细胞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表达的影响[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1期 |
6 |
刘孟元;催乳素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88年01期 |
7 |
陈小青;林玲;黄子扬;;干燥综合征中催乳素的作用及局部免疫紊乱[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6年09期 |
8 |
郭继强;杨萍;宋向凤;;γ-射线诱导Jurkat细胞凋亡过程中催乳素对Bcl-2及Bax表达的调节[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34期 |
9 |
郑海兰;任安;杨静;沈明;李凡;张炯;;Graves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催乳素受体mRNA的表达[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11年05期 |
10 |
罗爱月;杨书红;沈薇;丁婷;赖志文;王毅;卢运萍;王世宣;;卵巢催乳素受体mRNA在小鼠卵泡发育及排卵过程中的表达[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0年04期 |
11 |
曲宗凤;王淑红;滕朋双;;如何提高乳汁量不足[J];工企医刊;2006年01期 |
12 |
安军明;王璞;;浅论缺乳症临床研究指标的选择[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6年23期 |
13 |
许凌晖;林玲;;催乳素及其受体与Jurkat细胞CD154表达之间的关联[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6年11期 |
14 |
袁其晓;;在用LH抗血清处理的完整大鼠对LHRH高活性类似物在睾丸水平直接作用的研究[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83年02期 |
15 |
丁桂凤;受体的免疫病理[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82年04期 |
16 |
德伟,徐桦,程志祥,熊俊,倪雪峰;INS-1细胞中生长激素及催乳素受体和IGFBP-3的表达调控[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11期 |
17 |
李锋,徐金华,冯树芳,陆云,邓守贞;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和外周血单一核细胞催乳素受体的表达[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3年01期 |
18 |
李爱玲;催乳素对造血及免疫系统的调控效应及其应用前景[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2001年04期 |
19 |
周宝宏;;小鼠G-CSF受体cDNA的克隆化[J];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1991年03期 |
20 |
;胎儿[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1999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