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邻苯二甲醛杀灭医院感染菌效果及其杀菌机理研究
【摘要】:
【目的】
研究复方邻苯二甲醛对医院感染菌的杀灭效果,并通过检测MRSA中耐消毒剂基因qacA/B,比较有无该基因时消毒剂对其杀灭效果的差别以发现阳性菌株是否对复方邻苯二甲醛产生抗性;通过测定漏出蛋白质、DNA的含量初步探讨复方邻苯二甲醛对医院感染菌的作用机理。
【方法】
1实验方法
以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MRCNS)、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产ESBLs(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等医院感染菌为试验菌株,以复方邻苯二甲醛为试验用消毒剂,在20±1℃条件下,进行中和剂鉴定试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运用PCR法对MRSA进行耐消毒剂基因qacA/B的检测并对有无该基因的菌株分别进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检测菌药混合液中漏出蛋白质、DNA含量。
2统计方法
悬液定量杀菌试验中,以点计数法计数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存活菌落数,分别进行对数转换后,两者相减,计算对数降低值。采用SPSS 13.0软件,对复方邻苯二甲醛杀菌及其影响因素试验数据进行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并用Excel 2003作线图分析。
【结果】
1复方邻苯二甲醛对微生物杀灭作用的研究
含OPA100 mg/L、50mg/L、25 mg/L的复方邻苯二甲醛溶液作用3min对肺炎克雷伯菌平均杀灭对数值分别为6.77、3.53、1.19;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分别为6.90、4.58、2.74;对热带念珠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分别为6.78、2.94、0.38。
含OPA50mg/L、25mg/L、12.5 mg/L的复方邻苯二甲醛溶液作用3min对鲍曼不动杆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分别为6.80、2.31、1.77;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分别为7.16、3.56、1.34;对MRCNS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分别为6.66、4.03、2.02;对白色念珠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分别为7.12、2.39、0.24;对阴沟肠杆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分别为7.00、2.44、0.31;对MSSA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分别为7.08、2.50、1.25。
含OPA50mg/L、25mg/L、12.5 mg/L的复方邻苯二甲醛溶液作用5min对大肠埃希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分别为6.87、3.70、1.89;对MRSA (qacA/B阳性)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分别为6.30、4.82、1.93;对MRSA (qacA/B阴性)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分别为5.77、3.98、2.09。
2 MRSA中耐消毒剂基因qacA/B的检测及苯扎溴铵、单品邻苯二甲醛、复方邻苯二甲醛分别对阳性、阴性菌株杀灭效果比较
通过PCR从24株MRSA中检出4株耐消毒剂基因qacA/B阳性;250mg/L、125mg/L、62.5 mg/L的苯扎溴铵作用3min,对MRSA(qacA/B阳性)的平均杀灭对数降低值分别为5.74、3.64、3.02,对MRSA(qacA/B阴性)的平均杀灭对数降低值分别为7.38、5.74、4.04,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0mg/L、25mg/L、12.5 mg/L的单品邻苯二甲醛作用5min,对MRSA(qacA/B阳性)的平均杀灭对数降低值分别为5.15、2.96、0.85,对MRSA(qacA/B阴性)的平均杀灭对数降低值分别为5.32、3.00、1.03,差别无显著性(P0.05);50mg/L、25mg/L、12.5 mg/L的复方邻苯二甲醛作用5min,对MRSA(qacA/B阳性)的平均杀灭对数降低值分别为6.30、4.82、1.93,对MRSA(qacA/B阴性)的平均杀灭对数降低值分别为5.77、3.98、2.09,差别有显著性(P0.05),但结合线图认为没有差别。
3 MRSA、产ESBLs(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肺炎克雷伯菌、白色念珠菌经复方邻苯二甲醛作用后蛋白质、DNA漏出情况。
各种试验菌经含OPA100 mg/L、50mg/L、25 mg/L、12.5 mg/L的复方邻苯二甲醛溶液作用1min、3min、5 min、10 min、15 min后均未见有蛋白质和DNA漏出。
【结论】
在20±1℃,复方邻苯二甲醛可快速、高效灭活各种常见的医院感染菌,包括携带耐消毒剂基因qacA/B的MRSA,虽对复方中的苯扎溴铵存在抗性,对复方邻苯二甲醛却不存在耐药性;蛋白质漏出试验、DNA漏出试验结果表明复方邻苯二甲醛并不是通过破坏菌体结构导致内容物漏出来灭活细菌的。
|
|
|
|
1 |
黄辉萍;许能锋;林立旺;陈菁;;复方邻苯二甲醛杀枯草芽胞杆菌黑色变种芽胞效果及机制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年09期 |
2 |
许能锋,林立旺,徐文体,黄育红,陈路瑶;邻苯二甲醛杀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5年02期 |
3 |
吴素芳;成西涛;孙群宁;蓝伟;张金峰;南娟敏;;一种测定邻苯二甲醛含量的新方法[J];应用化工;2010年05期 |
4 |
宋素芹,李淑珍;邻苯二甲醛测定血清胆固醇[J];山东医药;1983年04期 |
5 |
陈金龙;帖金凤;王长德;;两种仪器分析方法测定复方邻苯二甲醛含量的比较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4年04期 |
6 |
朱南如;林小兵;;邻苯二甲醛消毒内窥镜的效果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06年01期 |
7 |
林立旺;许能锋;陈菁;黄辉萍;;复方邻苯二甲醛的研制及消毒性能观察[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7年01期 |
8 |
孙东波;王建发;武瑞;林玉才;张敏;林云成;滕井胜;;复方邻苯二甲醛对猪源致病菌消毒效果的观察[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0年01期 |
9 |
姜秀梅;陈焕菊;;四种碱性物质对邻苯二甲醛杀菌增效作用的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年02期 |
10 |
王长德,张文福,芦懿,杨华明,魏秋华;邻苯二甲醛杀菌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4年03期 |
11 |
高旭;路喜存;吕瑞芳;秦博文;徐国辉;于辉;党晓伟;范宏;杜鑫;陈超;;邻苯二甲醛复方制剂与材料相容性的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4年02期 |
12 |
李六亿;一种新的化学灭菌剂邻苯二甲醛[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年04期 |
13 |
钟晓祝,李春梅,李立平;国产邻苯二甲醛消毒效果的实验与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年08期 |
14 |
魏兰芬;潘协商;钱文理;赵永信;许激;严峻;;邻苯二甲醛用于内镜现场消毒效果观察[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4年06期 |
15 |
常文军,顾春英,徐荷,张磊,曹广文;邻苯二甲醛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作用及其杀菌机理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4年04期 |
16 |
李长青;佟颖;田佩瑶;王劲;;邻苯二甲醛消毒剂杀菌性能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6年03期 |
17 |
胡国庆;徐燕;潘协商;陆烨;;邻苯二甲醛消毒剂杀菌效果及相关性能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09年04期 |
18 |
宋金武;阙绍辉;蔡建华;林秋婵;;消毒剂中邻苯二甲醛含量测定方法比较[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年05期 |
19 |
李长青,邓小虹,高旭;邻苯二甲醛消毒剂性能的试验观察[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3年04期 |
20 |
陈菁,许能锋;邻苯二甲醛消毒作用及其机制[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4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