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在子宫局灶性病变诊治中的应用

林秀清  
【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局灶性病变的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声像特征及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在子宫局灶性病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声诺维静脉团注法对10例正常子宫及97例111个子宫局灶性病变(包括68例76个子宫良性病灶,10例10个子宫恶性病灶和19例25个射频术后子宫病灶)进行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其造影剂灌注特征并做Wash-in/Wash-out曲线分析。检查结果与常规超声及病理结果相对照,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结果本文97例111个子宫局灶性病变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声像表现分为六型:“周边网状增强型”、“缓慢向心型”、“同步型”、“缺损型”、“一致型”和“块状型”。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形态可分为速升速降型、速升缓降型、缓升缓降型、平直型和尖峰型。不同性质的病灶具有不同的造影声像特征和Wash-in/Wash-out曲线特征。超声造影对子宫肌瘤和腺肌瘤的鉴别诊断准确性(94.7%)明显优于常规超声(78.9%)。超声造影对子宫局灶性病变定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7%、70.6%、90.0%、89.4%和92.3%。超声造影对射频术后组病灶灭活彻底性判断准确性(100.0%)明显优于常规超声(80.0%)。 结论子宫实时灰阶超声造影能实时、动态、连续地反映病灶微循环血流灌注特点。不同子宫局灶性病变具有不同的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声像特征。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可显著提高子宫肌瘤与腺肌瘤鉴别诊断准确性及子宫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准确性。实时灰阶超声造影较常规超声检查更清晰地显示恶性病灶的境界及肌层浸润深度,提高恶性病灶疾病分期的准确性;实时灰阶超声造影用于子宫病灶局部射频消融术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及射频治疗效果。子宫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江波;子宫内膜癌的子宫冲洗标本细胞学与组织学的比较[J];国际肿瘤学杂志;1982年04期
2 程志刚;;用Heyman囊或宫腔管治疗子宫内膜癌放射剂量的计算[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83年02期
3 胡世昌;和建中;;123例子宫内膜癌病理分析[J];云南医药;1988年02期
4 郎景和;;第六讲 子宫内膜癌的预后估价[J];中国临床医生;1988年07期
5 ;子宫内膜癌孕激素受体含量与醋酸甲孕酮作用的关系[J];福建医药杂志;1990年03期
6 戴庆棠;;雌激素替代疗法与子宫内膜癌危险性的若干争论[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90年05期
7 张友忠;殷立基;;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文献综述)[J];现代妇产科进展;1991年01期
8 刘静,薛改零,田芳,易涛,原韶玲,郑署民,魏丽君;子宫内膜癌的B超诊断(附60例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1992年02期
9 王骅,王志瑾;影响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预后因素的COX模型分析[J];癌症;1996年04期
10 朱笕青;国家癌症资料基地有关子宫内膜癌的报告[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96年06期
11 杜成杰;;雌激素替代疗法与恶性肿瘤[J];健康博览;1996年01期
12 朱春芝,卓新;子宫内膜癌手术前后诊断差异比较[J];浙江肿瘤;1998年02期
13 付占昭,邹玉环;综合治疗子宫内膜癌24例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1998年03期
14 王玲!200070上海,吴宇芬!200001上海;青年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肿瘤学杂志;1999年03期
15 徐晓红;;子宫内膜癌的细胞学诊断[J];国外医学情报;1999年05期
16 孔北华,李鹏;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类型及手术分期[J];山东医药;2001年08期
17 彭芝兰;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治疗[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年04期
18 丘仑兴,李诚信;子宫内膜癌的放射治疗[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年04期
19 李静,邢辉,高庆蕾,张阿丽,卢运萍,马丁;环氧合酶-2在子宫内膜癌中上调表达的临床意义[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4年03期
20 吴静,王萍;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阳桂;;TVCDS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其分期的研究[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届全国妇产及计划生育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王倩;李从铸;张灏;;PELP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A];2011医学科学前沿论坛第十二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叶大风;钱建华;谢幸;;子宫内膜癌合并子宫绒癌一例报道和文献复习[A];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钱荣华;王永来;;HIF-1α及PHD1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意义[A];东北三省第四届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李蒙森;马海艳;周显礼;;三维超声联合TUI技术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李玉明;崔艳秋;赵艳芝;姬广聚;;逆转录病毒介导的HSV-TK/GCV系统治疗子宫内膜癌实验研究[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7 袁鹰;鲁梅芳;王蓁;;肥胖并子宫内膜癌病人腹部脂肪组织芳香化酶mRNA的表达[A];全国首届代谢综合征的基础与临床专题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徐锦屏;张芸;;子宫内膜癌中p16、p27kipl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赵维英;庄育红;任幕兰;;子宫内膜癌术前动脉插管化疗临床研究[A];江苏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四次肿瘤学术研讨会暨无锡市妇产科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耿正惠;周静;;子宫内膜癌中Cyclin E蛋白的表达与P53和CCNE扩增的关系[A];第三次全国妇产科基层医师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展红;雌激素硫酸转移酶和甾体硫酸酯酶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2 吴飞;性激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侵袭、凋亡的影响及术后HRT安全性循证医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3 梁淑美;ALCAM在子宫内膜恶性转化中的作用[D];山东大学;2011年
4 曹冬焱;早期子宫内膜癌及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临床和基础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5 范艳艳;叉头框C2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及淋巴转移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杨清;子宫内膜癌中PTEN/PI3K信号转导作用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7 顾超;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孕激素对子宫内膜癌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王梅;2-甲氧雌二醇对子宫内膜癌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贾赞慧;重组蛋白IGF-1α对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增殖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周春晓;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秀清;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在子宫局灶性病变诊治中的应用[D];福建医科大学;2007年
2 詹娜;子宫内膜癌免疫组织化学及临床病理特征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刘宁;子宫内膜癌雌、孕激素受体、P53表达及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4 张凯;S100A9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青岛大学;2010年
5 冯坤;RRM2作为人子宫内膜癌治疗靶点的体内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汪春燕;LRP16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泸州医学院;2010年
7 高会影;NQO1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8 郭明华;IGFBP-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9 吕旻彦;子宫内膜癌中IGF-1的表达及意义[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10 司晓辉;血清YKL-40在诊断子宫内膜癌中的价值初探[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张献怀;射频消融快速治疗颈椎病[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2 杨红玲;心律失常十余载“射频消融”一日除[N];陕西日报;2000年
3 北京朝阳医院西区肝胆胰脾外科 孙文兵;射频消融治大肝癌怎样才规范[N];健康报;2008年
4 邬军;规范化射频消融提高我国肝癌治疗水平[N];科技日报;2008年
5 北京地坛医院副主任医师 谢尧;射频消融“烧”肝癌[N];健康报;2001年
6 孟庆玲 陈广;北京友谊医院用射频消融治疗肿瘤[N];中国医药报;2005年
7 冯琳;西南医院射频消融治肝癌成果显著[N];中国医药报;2005年
8 驻沪记者 魏赟;治房颤,射频消融进一线[N];医药经济报;2011年
9 健康时报记者  熊江雪;射频刀“烧死”肺肿瘤[N];健康时报;2006年
10 北京朝阳医院 杨舒玲 陈明;射频消融治房颤——微创与高科技的结合[N];保健时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