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白细胞介素10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甲状旁腺激素受体1表达的影响和低钙血症的相关研究

周一农  
【摘要】: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0(IL-10)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细胞因子、血钙水平和肾脏、骨组织甲状旁腺激素受体1(PTHR1)表达的影响,探讨SAP低钙血症的发生机制及IL-10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O)、SAP组、SAP IL-10治疗组(IL-10),每组又分12、24h两个亚组,12h组每组8只,24h组每组10只。以5%牛磺脱氧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建立SAP模型,自股静脉置管给药。观察各组血清钙、淀粉酶、腹水量和胰腺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6、TNF-α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肾脏、骨组织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PTHR1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肾脏、骨组织PTHR1的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⑴SAP制模后血清淀粉酶升高,腹腔可见大量腹水,胰腺组织出血坏死明显;IL-10组腹水量减少,胰腺病理学改变减轻,大鼠存活率提高;SO组无腹水,胰腺未见组织学改变。 ⑵在SAP组血清TNF-α、IL-6水平升高,肾脏、骨组织ICAM-1 mRNA表达上调,血清总钙和离子钙浓度均显著降低。 ⑶IL-10治疗组与SAP组比较血清TNF-α水平12h [(23.2±13.7)pg/ml vs. (30.5±8.6)pg/ml ; t=1.240 , P=0.239]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 24h [(13.2±6.1)pg/ml vs. (24.5±11.8)pg/ml; t=2.379,P=0.033]则明显下降;IL-6水平12h [(30.8±17.7)pg/ml vs. (121.4±39.1)pg/ml; t=5.651,P=0.000]和24 h [(15.9±6.6)pg/ml vs. (51.5±14.7)pg/ml; t=5.909,P=0.000]均显著下降;肾脏、骨组织ICAM-1 mRNA表达下调;血清总钙12h [(2.17±0.07)mmol/L vs (2.02±0.06)mmol/L,P=0.002]和24h [(2.21±0.10)mmol/L vs (2.11±0.08)mmol/L, P=0.032]以及离子钙12h [(1.11±0.05)mmol/L vs (1.01±0.06)mmol/L, P=0.001]和24h [(1.17±0.06)mmol/L vs (1.09±0.08)mmol/L, P=0.014]均得以改善;TNF-α、IL-6水平分别与血清总钙和离子钙浓度分别呈负相关。 ⑷肾脏、骨组织PTHR1 mRNA和蛋白表达在诱发SAP后显著下调(P0.01); IL-10组与SAP组比较肾脏、骨组织PTHR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1);血清Il-6水平分别与肾脏(r=-0.613,P=000)和骨组织(r=-0.564,P=001) PTHR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血清TNF-α水平也分别与肾脏(r=-0.610,P=000)和骨组织(r=-0.659,P=000)PTHR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 结论 ⑴逆行胰胆管注射法辅以股静脉置管制作的SAP大鼠模型,是适合于多次重复静脉给药的理想的SAP模型。 ⑵肾脏、骨组织PTHR1表达下调是SAP低钙血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⑶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使PTHR1处于低表达状态,是SAP时甲状旁腺激素抵抗和低钙血症的基础。 ⑷IL-10对细胞因子的干预能降低体循环以及肾脏和骨组织局部炎症介质的表达水平,上调PTHR1的表达,改善SAP低钙血症。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波;;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24期
2 王彩云;;急性胰腺炎的围手术期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1年15期
3 佟敏;;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1年06期
4 欧阳义;;5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措施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6期
5 赵丽琼;赵红琼;刘琰;;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1期
6 邓光华;;内科诊治重症急性胰腺炎15例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8期
7 李阳;靳林上;闫会琴;任云娟;;重症急性胰腺炎外科综合治疗62例临床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年09期
8 孙度;;早期间断短时血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36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12期
9 陈龙;邓英;;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保守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22期
10 孟云霞;;重症急性胰腺炎内科综合治疗临床观察(附62例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24期
11 乔丽;;善意的谎言[J];中华护理杂志;2011年07期
12 孙备;张太平;王春友;;重症急性胰腺炎液体治疗推荐方案[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年07期
13 储腊萍;俞娅芬;周俊晶;黄阳;董文霞;宋秀琴;;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过与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1年12期
14 杨志勇;冀玲琴;;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应用[J];临床医学;2011年10期
15 谭素涛;;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1年08期
16 张艳梅;欧阳艳君;宋艳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现状[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年21期
17 李霞;;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1年15期
18 沈呈献;王甫清;;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探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9期
19 陈明峰;徐璐;;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112例临床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0 王晶;罗志华;;通腑合剂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疗效观察[J];护理研究;2011年2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鹤;;重症急性胰腺炎联合腹腔测压和血液滤过病人监护[A];第7届全国重症监护专科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傅强;崔乃强;;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器官损害的特征及防治[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杨丽敏;陈兵;;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许永春;冯青青;李春安;幸军;李婷婷;;单核细胞趋化蛋白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A];首届江西省科协学术年会江西省中医药学术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费梅香;项惠芳;黄黎娟;龚亚萍;;重症急性胰腺炎内科治疗的护理[A];第二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6 王兰芳;;病例讨论:梦想与现实:一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与护理[A];首届西湖重症医学论坛暨2011年浙江省重症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王剑荣;刘长文;胡炜;陆俊;;妊娠期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8例临床分析[A];首届西湖重症医学论坛暨2011年浙江省重症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董云;;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胰性脑病的诊治护理[A];河南省重症监护专科知识培训暨学术交流会、急诊新业务、新技术学术交流暨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9年
9 徐一宁;许环应;李财宝;;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体会[A];全国第七届农村基层中西医结合学术暨工作交流会论文汇编集[C];2002年
10 周虎;幸军;冯青青;李春安;樊拖迎;;高敏C反应蛋白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探讨[A];江西省第四次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一农;白细胞介素10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甲状旁腺激素受体1表达的影响和低钙血症的相关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2 程锐;长链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陈维;重症急性胰腺炎心肌损害及山茛菪碱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3年
4 路筝;髓样细胞表达激发受体-1(TREM-1)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的诊断价值和分子治疗应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5 王小红;依达拉奉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蒋正刚;不同基因背景下调节性T细胞的差异性诱导及其对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8年
7 张明;哺乳动物白细胞介素10基因修饰的骨髓树突状细胞前体在同种移植中的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8 唐华;内皮型脾脏基质细胞诱导造血干细胞分化为调节性树突状细胞[D];浙江大学;2005年
9 陈凌云;复合乳酸菌对不同营养途径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肠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10 高振明;水通道蛋白-1(AQP-1)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中药清胰汤对其影响的实验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斌;中医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及机理探讨[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2 柳勤译;探讨清胰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机制及其临床疗效分析[D];桂林医学院;2010年
3 唐丙喜;大黄甘草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肺损伤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庞春;8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不同治疗方法疗效的对比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5 陆贝;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骨髓干细胞动员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肝细胞的保护作用[D];浙江大学;2010年
6 张宇;胆源性与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的回顾性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7 裴建军;CT在评估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中的价值[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8 陆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损伤胰腺的组织修复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9 吴宙光;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比较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10 苏晓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及其配体HMGB1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中的作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胡德荣;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率有望降低[N];健康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杨林 实习生 刘梦;科技之光照耀临床[N];江西日报;2010年
3 何进 特约通讯员 高铭华;一批高等级成果惠及军内外患者[N];解放军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郑智敏;临床系统型研究基金中国试水[N];医药经济报;2009年
5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教授 李维勤 黎介寿;多管齐下对付重症胰腺炎[N];健康报;2009年
6 程守勤;急性胰腺炎早期治疗有新途径[N];中国医药报;2002年
7 梁珂 舒志军;医学模式必将走向多元和整体[N];中国医药报;2009年
8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营养科 冯颖;人类对于肠道微生态的认识步入新境界(下)[N];中国食品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李文亭 实习生 胡媛 唐雨洁;筑牢生命安全长堤[N];江西日报;2010年
10 罗刚 张义华 朱奎;重症胰腺炎未必猛于虎[N];健康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