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普勒超声检测胎羊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实验研究及机制探讨
【摘要】:
目的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胎羊炎症反应综合征(FIRS)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分析各种动力学参数与TNF-α、IL-6之间的相关性。并初步探讨FIRS时胎羊心功能改变可能机理。
方法22只晚孕山羊分成3组:1.对照组;2.脐静脉给内毒素(LPS)组;3.羊膜腔内给LPS组。两给LPS组行超声引导下脐静脉穿刺术和羊膜腔穿刺术,注射LPS,并分别于注射LPS前后不同时间点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胎羊各种血流动力学参数,同时取胎羊血检测TNF-α、IL-6含量以及丙二醛(MDA)、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含量,评价各种血流动力学参数与TNF-α、IL-6之间的相关性。检测心肌组织Fas mRNA表达水平及心肌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 p65)蛋白含量,免疫组化测量心肌组织胱门蛋白酶3(caspase3)表达。
结果1.实验组给LPS后TNF-α、IL-6随时间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外周血管中脐动脉(UmA)、肾动脉(RA)、静脉导管(DV)搏动指数(PI)均随时间升高(P<0.05),并且高于对照组(P<0.05);大脑中动脉(MCA)PI随时间持续下降(P<0.05),并且低于对照组(P<0.05)。3.心功能指标中,左心室、右心室(LV、RV)Tei指数随时间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尖瓣、二尖瓣(TV、MV)E/A值、(LV、RV)射血分数(EF)先升高,随后持续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胎羊UmAPI,RAPI,DV PI,(LV、RV)Tei指数,与血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724,r=0.668,r=0.784,r=0.765,r=0.683,P<0.01),与血IL-6水平呈正相关(r=0.771,r=0.760,r=0.823,r=0.805,r=0.749,P<0.01),MCA PI与血TNF-α、IL-6水平呈负相关性(r=-0.727,r=-0.728,P<0.01)。LV EF、RV EF、TV E/A、MV E/A与血TNF-α水平没有相关性(r=-0.195,r=-0.157,r=-0.204,r=-0.156,P>0.05),与血IL-6水平也没有相关性(r=-0.157,r=-0.128,r=-0.199,r=-0.228,P>0.05)。5.实验组给LPS后MDA、cTnI随时间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实验组给LPS后心肌组织的NF-κB p65蛋白含量增加、Fas mRNA表达上调、caspase3表达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外周血管中DV PI与胎羊血TNF-α、IL-6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最强;心功能指标中Tei指数与胎羊血TNF-α、IL-6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最强。因此,DV PI与Tei指数可作为预测FIRS简单而有效的参考指标。
2.LPS引发胎羊体内炎症级联反应,多种因素参与其中,导致胎羊发生SIRS,最终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MOF)。
3.心肌细胞的凋亡在SIRS胎羊心肌损伤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
|
|
|
1 |
沈九菊,黄萍;对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的脑血管病变治疗观察[J];临床医学;1999年03期 |
2 |
任宏义;朱连清;黄碧中;熊楚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6年04期 |
3 |
陈兰芳,李晓梅;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5例报告[J];武警医学;1994年01期 |
4 |
朱樱;詹维伟;张怡;;多普勒超声检测正常家兔单侧颈动脉闭塞对颈动脉、椎动脉颅外段血流的影响[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8年04期 |
5 |
陈宇翔;潘英慧;周敏;鲁海鸥;李燕平;韩阳;阎素文;杨品;;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脐动脉血流量的初步研究[J];沈阳部队医药;1995年03期 |
6 |
李相如,蔡雄鑫,袁永泰;老年人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与脑梗塞的关系[J];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
7 |
杨昉;多探头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流模型和患者的栓子信号[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7年04期 |
8 |
丁五麟,李光美,张小杭;20例老年肺心病患者右心功能多普勒超声检测[J];辽宁医学杂志;1998年03期 |
9 |
陈兰,张丽;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的临床意义[J];苏州医学院学报;1998年07期 |
10 |
林慧琼;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锁骨下动脉盗血结果分析(附6例报告)[J];广西医学;2000年01期 |
11 |
刘伟;;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颅内高压患者的脑血液动力学变化[J];中外医疗;2008年22期 |
12 |
林军;;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入肝血流变化的多普勒超声检测的临床价值[J];四川医学;2009年12期 |
13 |
颜如玉,白蓉,吴玉丽;多普勒超声检测年轻心肌梗塞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8年06期 |
14 |
王金文;王玉梅;;彩色多普勒对脐动脉血流S/D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年32期 |
15 |
许振升,马丽,杨永星,迟兆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00例[J];实用医学杂志;1999年10期 |
16 |
许月珍,全丽娟,朱文军,钱志祥;多普勒超声检测分流术后吻合口11例报告[J];浙江实用医学;2003年02期 |
17 |
黄中国;周志明;许川;;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关系[J];中国医药导报;2006年29期 |
18 |
何韶铮;吕国荣;李伯义;陈秋月;金鹏;苏瑞娟;;急性宫内缺氧静脉导管分流率的动物实验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8年11期 |
19 |
何震;张宏义;;57例微血管减压术的疗效分析及技术进展[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09年02期 |
20 |
贾武梅;马世霞;阿秀萍;;多普勒超声检测上腔静脉血流在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应用[J];宁夏医学杂志;2009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