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胃癌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摘要】:
目的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心理学也逐渐被人们认识和重视。癌症病人术前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手术和预后,本文旨在探讨心理干预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方法观察分析2007年6月-2010年2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行胃癌手术的病例资料。选择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男性胃癌患者60例,平均年龄50岁,病程1~5年,肿瘤分期为T1-T3,ASA分级I~II级。患者均知情同意,自愿接受心理干预治疗,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心理干预组患者于术前1天、麻醉前和术后3h各进行20min的心理干预,包括心理支持、健康教育、松弛训练;对照组患者仅常规术前通过麻醉医生向患者简单介绍麻醉。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诱导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中维持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手术结束患者清醒后拔管,苏醒期间均不予拮抗药。观察两组入院时、入手术室即刻、手术切皮时、切皮后30min、拔除气管导管时的收缩压与心率和入手术室即刻、手术开始30min、术后3h的血浆血糖、皮质醇与肾上腺素浓度。观察术后(3h、6h、12 h)的疼痛评分、镇痛药使用率、恶心呕吐及恢复情况。
结果对照组与干预组比较,入院时、入手术室即刻、手术切皮时、切皮后30min、拔除气管导管时的收缩压与心率为(115±20vs.120±13mmHg、76±5vs.68±8次/分,136±9vs.125±16mmHg、88±7 vs. 77±9次/分,126±20 vs. 130±16mmHg、79±6vs. 82±9次/分,112±13vs. 106±9mmHg、77±9vs. 80±6次/分,145±15 vs. 135±8mmHg、86±13vs. 75±7次/分);入手术室即刻、手术开始30min、术后3h的血浆血糖、皮质醇与肾上腺素浓度为(4.7±0.8vs. 4.0±0.5 mmol/L、333±25vs. 255±61 nmol/L、73±3vs. 42±7 pg/ml,6.9±0.5 vs. 5.8±0.8 mmol/L、405±17vs. 350±28 nmol /L、62±8vs. 38±9 pg/ ml,9.2±0.7 vs. 8.3±0.9 mmol/L、385±45 vs. 300±31 nmol /L、55±3 vs. 40±7 pg/ ml)。术后(3h、6h、12 h)的疼痛评分为(3.8±1.6vs. 3.0±1.7,6.9±1.7 vs. 4.5±1.8,6.9±1.5vs. 5.6±1.3);镇痛药使用率(83.3%)和(33.3%);恶心呕吐发生率(30%)和(20%);肛门排气时间为(46.4±5.9 vs. 39.5±7.7 h);下地活动时间为(42.1±6.5 vs. 38.2±5.8h)。两组入手术室即刻和拔除气管导管时的收缩压、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入手术室即刻、手术开始30min、术后3h的血浆血糖、皮质醇、肾上腺素浓度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 0. 05);术后3h、6h和12h的镇痛评分,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和下地活动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入院时、手术切皮时、切皮后30min的收缩压、心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
结论心理干预能够减轻胃癌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