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现状调查与干预

曾大勇  
【摘要】: 目的: 1.调查某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将结果向外科医生及医疗管理部门反馈并提出用药干预方案。 2.进行干预对照研究。观察与分析用药干预措施对手术部位感染及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从药物经济学角度,探讨干预措施对医疗费用(包括抗菌药物费用)的影响;探讨干预措施对临床药品不良事件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行政管理职能部门提供参考。 3.探讨干预措施的重点及如何有效持续,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1.I类切口选择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II类切口选择剖宫产术。依据卫生部出台的相关政策,根据调查目的,设计调查评价表。调出某院2009.01~09月四类手术出院病历,按统一标准筛选符合条件的病历共1876份,采用调查表项目进行调查、分析及评价。收集资料用Excel录入,数据用spssll.5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选择甲状腺、乳腺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干预对照研究。将2009.07~09月的正常工作日随机分成干预日和非干预日。干预日的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按照设定的干预方案进行,病例入选干预组。非干预日手术患者按日常给药方案进行,入选对照组。干预组与对照组例数均为20例。两组对比分析抗菌药物品种选用、联合用药、使用种类数、术前用药时机、术中追加给药、用药天数、用药剂量等对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住院天数、费用的影响。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以x±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 1876例手术患者全部使用了抗菌药物,均为预防性用药,占100%。所使用的抗菌药物共10类18种。品种选择不当679例,占36.2%,其中涉及限制性使用抗菌药物339例,占18.1%;涉及特殊使用抗菌药物145例,占7.7%;住院期间平均使用抗菌药物1.1种,抗菌药物联用率为1.8%,无依据更换药物139例,占7.4%;未按术前0.5~2h开始用药14例,占0.7%;平均用药天数2.5天,术后用药时间过长1228例,占65.5%;单次剂量过大120例,占6.4%。 2.三类手术干预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院内感染率,手术部位感染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0,并无差异。三类手术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在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药品费用,抗菌药品费用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甲状腺手术在用药疗程和品种选择合理性上,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手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用药品种选择合理性方面,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该院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掌握围手术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指征不严格,预防应用率较高,特别是Ⅰ类切口中的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率高达100%。还存在预防用药品种级别过高、预防用药时间过长、用药单次剂量偏大等问题。剖宫产术中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不合理问题尤为突出。今后应采取有针对性、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保证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重点是加强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监管、单次剂量合理及预防疗程的规范,以利于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晏学新;;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调查分析[J];中国药业;2009年12期
2 吴秀荣;林焕泽;蓝忠;;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年12期
3 李慧侠;殷扬;;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调查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0年01期
4 顾玲;;外科手术患者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调查分析[J];医药导报;2007年10期
5 周述香;彭学清;曾玲;刘义钊;;120例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抗感染药学;2007年04期
6 韩莹旻;何晶;;我院3种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年11期
7 张英俊;西桂杰;范朝辉;何文凤;王晓丹;;二级医院80份清洁手术病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年34期
8 张艳芝;张文丽;;我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调查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6年02期
9 李丽静;;儿科清洁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J];中国病案;2011年01期
10 邓燕芬;;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15期
11 陈蓉;杨黄莉;;临床药师在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作用[J];中国药房;2007年20期
12 张荷叶;;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年02期
13 叶银梅;;药师干预心脏介入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年05期
14 刘月秀,吴影秋,吴旭琴;择期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现状调查[J];江苏医药;2001年12期
15 张英俊;王晓丹;何文凤;;130例住院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厂矿医学;2008年06期
16 黎石宝;;我院甲状腺手术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年08期
17 陈学英;;我院Ⅰ类切口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20期
18 郑金国;;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J];河北医药;1984年06期
19 贾孟良;谢守霞;杨红英;陈振德;张万帆;饶曼妮;;对某医院住院病人抗菌药物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的调查[J];哈尔滨医药;2005年06期
20 陈艳芬;杨淑梅;;自治区第二济困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调查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沾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现存问题及对策[A];第二届全国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与临床安全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莫菊琴;;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调查和分析[A];2008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张晓娟;陈彩萍;万波;劳海燕;罗宇芬;杨敏;;神经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干预效果分析[A];2010年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六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宋新荔;易洪仪;张振玲;;抗菌药物的应用分析[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2年
5 陈丽霞;李福太;沈燕如;;我院住院病人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张丽崧;徐凤琴;陈丽容;;1241例抗菌药物的调查分析与对策[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罗璨;瞿伟骏;;江苏省人民医院清洁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分析[A];2010年江苏省药学大会暨第十届江苏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郑波;;细菌耐药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八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资料汇编[C];2011年
9 刘同慧;梁王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调查[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冯桂梅;肖洁雅;;我院100份住院病历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A];第二十四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七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昊;促进医学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教育干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袁静;两种微生态学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在抗菌药物残留安全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3 枉前;亚-MIC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4 付华;福氏志贺菌转录谱在抗菌药物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
5 王秀英;葡萄提取物消除大肠杆菌耐药性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于树云;表皮葡萄球菌临床株生物膜形成的检测与药物对生物膜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7 武瑞兵;饲喂肉牛抗菌药对牛源大肠杆菌Ⅰ型整合子相关的耐药性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8 孙二琳;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株的耐药特性[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9 李乾学;大肠杆菌超突变子产生的分子基础及其在耐药性发生和转移中的作用[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程君;安徽省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及新型质粒介导AmpC型β-内酰胺酶分子生物学特征[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大勇;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现状调查与干预[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2 宋鲁萍;基层中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调查与分析[D];山东大学;2012年
3 邓明影;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4 宋鹏;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预防应用的现状与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5 刘颖;鸭疫里默氏菌耐药性监测与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曹鸿霞;安徽省部分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检测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和基因分型[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7 陈敏;主动外排系统介导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8 谢章辉;梅州市农村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D];暨南大学;2009年
9 阮卫;肠球菌耐药性及esp基因与粪肠球菌耐药的相关性[D];南华大学;2005年
10 李学东;22点阵药敏检测盒的研制与应用[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格抗菌药物管理 建立临床应用预警机制[N];中国医药报;2009年
2 记者 常爱玲 朱玉;我国出台首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3 钱峰;我国严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N];健康报;2008年
4 王秋冬;创伤外科抗菌药物使用误区[N];医药经济报;2008年
5 主任医师 王有国;抗菌药物应用基本程序(一)[N];医药经济报;2009年
6 ;警惕:将抗菌药物一棍子打死[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7 胡文华;卫生部等三部门发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N];中国医药报;2004年
8 记者陈铮;抗菌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再征意见[N];中国医药报;2011年
9 宦璐;行业洗牌 “剩”者为王[N];中国医药报;2011年
10 北京军区总医院药学部主任 赵汉臣;循证医学对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的意义[N];中国医药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