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D-二聚体含量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诊断的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探讨D一二聚体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100例考虑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浆中D一二聚体的含量,采用统计学方法检验,并对作为诊断性实验指标的临界标准进行评价。
结果:正常对照组与下肢深静脉血栓组D一二聚体含量有显著性差异;将血浆中D一二聚体的含量500ng/ml作为判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l临界标准,D一二聚体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诊断评价指标如下: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5%、阴性预期值为100%、诊断准确率为85%[1]。
结论:D一二聚体含量检测可作为排除DVT的首选筛查试验。
|
|
|
|
1 |
;对DAF-1的共价交联二聚体-DAF-2的特性鉴定[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95年01期 |
2 |
倪松石,贲素琴,施裕新,黄石兵,黄剑飞;实验性肺血栓栓塞症血浆D-二聚体的动态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年12期 |
3 |
万波,王冬娥,鞠文东,白宝敏,江陵,霍山,邓坤仪,李栓文;孕妇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含量测定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年02期 |
4 |
崔蓉;王瑞芹;解晓悦;延峰;蔡善花;;D-二聚体与慢性阻塞性肺病预后关系的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06年05期 |
5 |
方静;虞作春;吴日荷;;血小板参数及D-二聚体与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害[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07年05期 |
6 |
程云萍;罗军;王贤俊;;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的测定和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8年03期 |
7 |
许光辉;陈荔霞;;血浆D-二聚体定量检测的实验评价[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年09期 |
8 |
郑晓燕;;D-二聚体检测在骨折手术后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附85例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1年02期 |
9 |
李宇宁;D─二聚体与血栓性疾病[J];甘肃科技;1998年06期 |
10 |
邓剑,邓正华!646000四川省泸州市;一氧化氮与D二聚体测定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意义[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1年09期 |
11 |
李柏生;李芳;王先良;张迟;徐顺清;;应用Aptamer分子提高实时定量PCR的特异性[J];广东医学;2006年01期 |
12 |
李舒丹;张啸;张筱凤;;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血浆中D-二聚体及凝血功能变化的研究[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6年08期 |
13 |
晋颖;;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07年03期 |
14 |
韩卫全;熊洁;;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凝血因子Ⅷ和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J];微循环学杂志;2007年04期 |
15 |
Palareti G;Cosmi B;Legnani C;徐静;;D-二聚体检测结果异常提示应继续抗凝治疗[J];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2007年04期 |
16 |
张军;杨波;倪洪波;邹良飞;白经纬;;原发早期肾小球肾炎患者尿中D-二聚体的检测[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年13期 |
17 |
杨雄;刘凤彬;田宝祥;;血清D-二聚体水平对烧伤病人病情程度判断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年07期 |
18 |
秦伟;;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在冠心病诊断的临床运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年01期 |
19 |
庞少存;血清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J];医学综述;2001年12期 |
20 |
何晓彤,唐世超;D-二聚体在血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1992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