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实验研究

吴桂珠  
【摘要】: 目的:本研究在体外通过改良两步酶消化法结合差速贴壁技术分离ADSCs并标记,体外定向诱导ADSCs分化为成肌细胞。将ADSC移植至SUI大鼠的近端尿道,检测了ADSCs移植后体内形态和分布以及尿动力学变化,及尿道及其周围组织形态学改变,观察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大鼠是否有效可行,为压力性尿失禁的组织工程学治疗奠定基础。 方法:1、采用改良两步酶消化法结合差速贴壁技术分离ADSCs,对连续传代细胞进行计数并描绘生长曲线;收集P3细胞,进行细胞表面抗原流式细胞术鉴定及成脂、成骨定向分化功能鉴定;2.以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的慢病毒载体系统作为基因转导的媒介对ADSCs进行转染。3、选用第2代ADSCs,经5-氮杂胞苷体外定向向成肌细胞诱导分化。在倒置显微镜、透射电镜下及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和超微结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对诱导前后细胞进行Desmin检测,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对诱导后细胞sarcomeric、Desmin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检测。4、以双侧阴部神经离断的方法,制备大鼠SUI动物模型。模拟人体尿动力学检查的方法,测定实验动物的最大膀胱容量(MBV)、腹压漏尿点压(ALPP)、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能性尿道长度(FUL)各项指标,证实SUI动物模型制作成功。并通过HE染色、Masson特殊染色、Mallory特殊染色、电镜超微结构对大鼠尿道横纹肌性括约肌的显微解剖进行研究。5、将建模成功的33只大鼠分成ADSCs移植治疗组和培养基注射对照组,以5×106个细胞/只的细胞数移植注射到大鼠尿道中下段3、9、12点。移植2周后进行尿动力学检测,评价动物尿动力学变化情况。通过HE染色、Masson染色、Mallory染色及对尿道评价细胞移植后尿道周围组织病理变化。同时对横纹肌性括约肌的超微结构的形态学变化观察及采用肌肉分割法评估干细胞治疗后控尿系统的修复。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移植细胞存活情况,以及采用二次谐波(SHG)成像技术探测尿道周围SHG峰值信号,定量评价胶原蛋白含量的变化。 结果:①体外培养的ADSCs主要呈梭形和多角形,细胞表达CD44、CD90,不表达CD34、CD45、CD106;细胞成脂、成骨定向分化诱导后油红-0染色、茜素红染色阳性。倒置相差荧光显微镜下,GFP转染大鼠ADSCs发出绿色荧光,荧光强度随MOI值的增加而增强,但以MOI为8的病毒感染大鼠ADSCs荧光强度最强,传至P3时GFP阳性细胞达82%-86%。②ADSCs经5-Aza等诱导分化后其形态发生改变,细胞大小不一致;在透射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系统下观察到,逐渐由长梭形变为多角形及星形,细胞表面有许多微绒毛;细胞器丰富,胞质内可见丰富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胞浆内可见肌丝样结构。诱导后细胞表达结蛋白Desmin。RT—PCR、Western Blot结果证实,诱导细胞结蛋白Desmin基因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雌性SD大鼠的尿道为一长约2.0 cm的管状结构。其组织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环形横纹肌层、环形平滑肌层、纵行平滑肌层、致密结缔组织层和上皮层。双侧阴部神经离断的方法能成功制造大鼠SUI模型。尿动力学检测结果:模型建立后大鼠膀胱最大容量增加(0.89±0.04)ml(P<0.01),腹压漏尿点压下降(15.46±5.49)cmH2O(P0.01),最大尿道闭合压和功能性尿道长度亦下降(7.97±3.25)cmH2O、(0.69±0.32)cm(P<0.01)。建模后尿道及其周围组织形态学观察:括约肌排列松散,部分肌肉有断裂现象,肌层变薄;结缔组织所占比重增加,胶原纤维稀疏,排列紊乱。④尿动力学检测ADSCs移植后尿控功能变化,ADSCs治疗后大鼠膀胱最大容量下降(0.78±0.35)ml,腹压漏尿点压增加(15.06±4.36)cmH2O,最大尿道闭合压和功能性尿道长度亦增加(9.69±2.57)cmH2O、(0.69±0.32)cm,与对照组比较各指标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ADSCs移植治疗后可以使注射局部尿道肌层得到明显的加强和增厚,括约肌形态及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周围结缔组织紧密,支撑作用得到加强。横纹肌肌肉分割分析显示干细胞治疗4周横纹肌肌肉面积及其长短轴比值均得到明显增加。移植治疗后尿道周围的胶原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1、通过消化分离,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和preplate差速贴壁技术,可以获得纯度较高的SD大鼠ADSCs。本实验使用携带GFP基因重组的慢病毒成功高效地转染了ADSCs,该方法为长期观测ADSCs的体内状况创造了条件。 2、本研究提示:在特定诱导条件下ADSCs能被定向诱导分化为成肌细胞;并为SUI的干细胞移植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3、本部分研究通过双侧阴部神经离断的方法,成功建立了SUI的动物模型,为后续实验奠定了基础。尿道横纹括约肌呈封闭环形分布于雌性大鼠尿道的中外段,提示此处为控尿机制的主要部位。 4、ADSCs移植至压力性尿失禁模型大鼠后能存活、分化而整合至宿主尿道括约肌,改善压力性尿失禁大鼠的尿控功能,并且主要可能通过在体内定向分化为肌细胞,增强尿道括约肌系统,并改善尿道粘膜闭合机制及尿道周围组织中胶原蛋白的含量而实现。组织工程学技术的发展为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Lukban J.C.;朱国栋;;经闭孔尿道中段尿道下悬吊带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研究[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2006年05期
2 杨亚东;;压力性尿失禁治疗的组织工程学应用进展[J];西南军医;2011年02期
3 梁宏峰;张浩;;改良的桥式修补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年08期
4 田晓松;;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在尿道周围移植后的分布[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年10期
5 郑康桥;;尿道膀胱悬吊手术的改进[J];上海医学;1978年05期
6 林志商,李良明,陈明村,陈淑月,项平;非侵入性体外电磁波刺激器治疗尿失禁的新趋势[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年10期
7 王江;;自制膏药固泉贴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作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年06期
8 肖永敏;;改良TVT-O术在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年03期
9 葛成国;靳凤烁;李彦锋;李黔生;王洛夫;孙中义;聂志林;梁培禾;郭咏萍;;无张力尿道悬吊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J];现代医药卫生;2009年17期
10 王凉梅;吴振启;李虎宜;刘毅;权伟合;;TVT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围手术期护理[J];郧阳医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1 贺玲;卢丹;;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治疗及进展[J];北京医学;2010年11期
12 张耀华;邓萍萍;江小群;;盆底肌肉康复器防治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1年05期
13 任祥斌;;经闭孔悬吊术治疗男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并发症[J];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0年02期
14 王成瑛;;针灸治疗两例压力性尿失禁[J];上海针灸杂志;1985年04期
15 Sohn W.H.;Chung D.J. ;张旸;;比较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膀胱颈悬吊术、耻骨阴道吊带术和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的效果[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2006年04期
16 彭浩;;TVT和TVT-O手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0年09期
17 孙世瑞;尿道悬吊术治疗尿失禁[J];山东医药;1979年10期
18 郝岚;闫成美;李妮;宋岩峰;;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J];福州总医院学报;2004年S1期
19 田建平;;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13例临床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06年12期
20 栾雪峰;戴志远;;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13例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巧稚;韩艺;赵宏贤;余鸿;刘广益;;当归诱导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和毒性检测的研究[A];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组织学与胚胎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王玉红;陈光辉;;地黄低聚糖对人脂肪组织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分泌肝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杜凤移;王皓;杨树龙;赵绘存;杨英;杨军;;纳米纤维支架对大鼠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的影响[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暨首届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郭勇;张西正;郭春;魏严;李瑞欣;徐晓莹;张永红;;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中心肌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8年年会暨首届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朱恒;江小霞;刘元林;张毅;毛宁;;间充质干细胞选择性调节破骨细胞发育和功能[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6 张颢;陶艳玲;邱林;张伯龙;马军;陈志哲;刘拥军;韩忠朝;;一种具有免疫负调节功能的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7 杨少光;池颖;戎丽娟;邢文;卢士红;赵钦军;马凤霞;韩忠朝;;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的比较[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8 李杰平;孔佩艳;李佳丽;朱丽丹;孔祥敬;曾东风;刘红;王庆余;彭贤贵;陈幸华;张曦;;纯化的自体CD34+细胞联合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治性克隆恩病一例并文献复习[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9 罗高兴;程文广;黄正根;贺伟峰;袁顺宗;陈希炜;吴军;;应用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小鼠皮肤缺损创面的实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郭振兴;郑翠玲;陈振萍;董文川;杨仁池;;胚胎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对人Th17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桂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2 彭飞;620nm非相干红光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光生物调节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于美娇;系统归巢的间充质干细胞在牙周组织修复再生过程中的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李东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创面愈合及体外诱导分化为表皮样细胞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5 李宝军;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及复合PLGA体内异位成软骨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朱雅姝;Flk-1~+间充质干细胞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7 熊卉;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体外转染兔颞下颌关节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纤维软骨转化实验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苗宗宁;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与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材料在骨创伤修复中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梁伟;人骨髓Flk-1~+间充质干细胞抗DNA损伤物质影响作用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10 赵迎泽;BMP9通过MAPKs通路调控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守琴;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支持造血的体外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2 陈芳;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化疗所致卵巢颗粒细胞损伤的体外实验[D];暨南大学;2010年
3 张茜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鉴定以及干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诱导其重编程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及体外重建角膜后板层的初步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唐子滨;纳米级胶原基骨材料复合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用于兔后外侧脊柱融合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6 齐凯;人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的优化初探[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7 马兰兰;不同胎龄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8 李成华;口腔黏膜间充质干细胞存在及在口腔扁平苔藓中变化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9 田毅;人脐带Wharton's jelly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其与脑肿瘤干细胞共培养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张福丽;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附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进展)[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志明;压力性尿失禁可治愈[N];健康报;2001年
2 副教授 李煜;压力性尿失禁的各种治疗方法[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3 德国妇科协会主席、妇科教授Kurt Lobodasch;压力性尿失禁可注射治疗[N];健康报;2009年
4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王海芳;跳绳能防压力性尿失禁[N];健康时报;2009年
5 副主任医师:赵晟;何为压力性尿失禁[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6 王秋月 王琳;空军总医院采用间充质干细胞救治小脑萎缩[N];科技日报;2009年
7 汪司右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研究员;针灸骶神经刺激疗法治疗压力性尿失禁[N];上海中医药报;2004年
8 记者 李素锋;我市首例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手术取得成功[N];临汾日报;2009年
9 王令;推广全球首个治压力性尿失禁药[N];医药经济报;2002年
10 谭洪福;压力性尿失禁的中医辨治[N];医药经济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