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属动物肝微粒体CYP450酶对钩吻代谢的影响
【摘要】:目的中药钩吻是世界著名的有毒植物,历代本草著作对其都有收载,其使用历史源远流长,具有祛风攻毒、散结、止痛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钩吻的根、茎、叶均有剧毒,为了更有效和安全的利用钩吻总生物碱,我们开展了半数致死量的研究。钩吻素子作为钩吻植株中含量最高的生物碱,选择其做为研究对象,进行猪、羊和小鼠肝脏微粒体对其代谢表征的比较研究,可以初步揭示其肝脏解毒的部分机制所在。由于发现猪羊与小鼠对钩吻的代谢存在不同之处,故运用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的异同来初步揭示三者之间的机制的异同。方法本课题首先将闽产钩吻根粉碎后用95%乙醇提取,减压下回收乙醇,加2%盐酸溶解后用氯仿萃取,浓氨水碱化水层,再用氯仿萃取,得到钩吻根总生物碱。根据预试验结果将40只小鼠分成4组,每组10只,按照5.5mg/kg、4.4mg/kg、3.52mg/kg、2.82mg/kg的剂量一次性灌服小鼠后观察24h内的情况。通过记录小鼠临床症状及死亡情况,观察闽产钩吻根总生物碱的急性毒性并用孙氏改良寇氏法计算LD50及其95%的可信区间。同时本课题采用Bradford法蛋白质定量测定试剂盒方法和Omura法对小鼠、猪以及羊肝微粒体的蛋白质及CYP450含量进行了测定,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依利特色谱柱,150mm×4.6mm,i.d.5.0μm;流动相:乙腈:0.1%三乙胺,体积比为20:80;流速:1.0mL/min;柱温:30℃;紫外检测波长:254nm;进样体积:20μL,来检测猪、羊和小鼠肝脏微粒体对其代谢表征的不同,我们运用探针法考察猪、羊、小鼠以及经过钩吻诱导后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的异同从而来初步揭示三者之间的机制的异同。结果经过实验研究发现闽产钩吻根总碱经口服给药对小鼠的LD50为4.12mg/kg,其95%的可信区间为3.764.52mg/kg。检测出所制备的小鼠、猪、羊肝微粒体的蛋白含量为6.973mg/mL、24.805mg/mL、28.200mg/mL,CYP450的含量分别为0.379nmol/mg、0.798nmol/mg、0.847nmol/mg。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发现猪羊对钩吻素子均有代谢而小鼠未有明显代谢,同时我们对猪羊肝微粒体对钩吻素子代谢的最优条件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钩吻素子在猪肝微粒体中代谢的最优体外反应体系条件是:孵育时间为90min、肝微粒体蛋白浓度为2.5mg/mL、钩吻素子的浓度500μg/mL;钩吻素子在羊肝微粒体中代谢的最优体外反应体系条件是:孵育时间为70min、肝微粒体蛋自浓度为3.0mg/mL、钩吻素子的浓度500μg/mL。通过探针药物法,最终通过实验推测CYP2A6酶与钩吻总碱的代谢(降解、包裹等)具有较大相关性。结论运用探针法考察猪、羊、小鼠以及经过钩吻诱导后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的异同从而来初步揭示三者之间的机制的异同,最终通过实验推测CYP2A6酶与钩吻总碱的代谢(降解、包裹等)具有较大相关性。
|
|
|
|
1 |
叶正君,宋瑞琨,刘毓谷;不同结构的有机磷农药对肝微粒体酶活力的影响[J];卫生毒理学杂志;1987年01期 |
2 |
崔盘根;维甲酸和特比萘芬对人体肝微粒体环孢素代谢的影响[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4年05期 |
3 |
邓多;陈倩超;刘韬;潘莹;毕惠嫦;黄红兵;;二喹啉甲酸检测法测定Sprague-Dawley大鼠肝微粒体蛋白浓度[J];今日药学;2010年09期 |
4 |
杜德林;;放射防护剂对肝微粒体羟基化系统的生化效应:体外研究[J];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1979年04期 |
5 |
海春旭;Trover F Slater;;十二烷基硫酸钠对肝微粒体系统的抗氧化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学报;1993年03期 |
6 |
赵梁立,黄婉芸,全钰珠;吡喹酮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J];中国药学(英文版);1995年02期 |
7 |
李富君,孙贵范,李革新,陆春伟,刘淑兰,吕秀强;砷对大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模型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学报;1998年04期 |
8 |
李珠明;长期过量铁负荷对小鼠肝微粒体丙二醛-蛋白加合物形成的影响[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0年01期 |
9 |
刘惠敏;骆子生;魏素珍;姜玲玲;;大鼠肝微粒体中的脂肪酸分析[J];医学研究杂志;2001年08期 |
10 |
柴士伟;潘桂湘;;药物代谢研究方法简述[J];天津中医药;2006年01期 |
11 |
韦炳华;王明军;邝翠仪;;复方丹参滴丸对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含量的影响[J];中药材;2006年12期 |
12 |
王学敏,楼雅卿;抗痫灵对大鼠肝微粒体P450酶系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1990年05期 |
13 |
倪奕昌,王鸣杰,徐月琴,胡铃;抗疟药伯喹的肝微粒体体外代谢的研究[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2年04期 |
14 |
赵莉,楼雅卿;大鼠肝微粒体体外代谢奥美拉唑的研究[J];药学学报;1995年04期 |
15 |
王海学,李端,许长江,刘骁;氟他胺在大鼠肝微粒体经细胞色素P450 1A2代谢的性别差异[J];药学学报;2002年08期 |
16 |
茅海琼;曾苏;;大鼠肝微粒体中芬氟拉明对映体氧化代谢的立体选择性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5年06期 |
17 |
刘艳;黄丽军;王珍;张一飞;朱大岭;;尼扎替丁对大鼠CYP1A2亚型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6年07期 |
18 |
王国利;刘金华;薛书霞;李景武;;奥美拉唑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J];中国药房;2006年12期 |
19 |
崔升淼;赵春顺;高坤;毛晶晶;何仲贵;;大鼠肝微粒体中葛根素的液相色谱-质谱测定法及药物代谢动力学[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
20 |
欧扬;姜佳希;周文;;对乙酰氨基酚合用琥乙红霉素对大鼠肝微粒体CYP450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年1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