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储备功能下降证素特征与性激素水平、年龄关系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中医证素特征及其与血清性激素水平、年龄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性激素之间的相关性,为中医临床辨证治疗DOR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方法:用中医证素四诊信息采集表及个人基本信息表对福建地区102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进行四诊信息、血清性激素水平等信息采集,运用证素辨证积分方法及统计学方法对采集信息进行研究分析。
结果:
1.病位证素特征:病位主要涉及肝、胞宫、肾、脾、心神、心、胆、肺、表、大肠、胃,而以肝、胞宫最为多见,其次为肾。
2.病性证素特征:实性病性主要涉及气滞、血瘀、痰、热、湿、阳亢、寒、外风,而以气滞和血瘀多见,其次为痰和热;虚性病性主要涉及阴虚、阳虚、血虚、气虚、精亏,而以阴虚和阳虚为主。
3.证素兼杂特征:病位兼杂以肝和胞宫同病最为多见;实性、虚性证素分布特点以虚实夹杂较为多见,单纯虚性和单纯实性均较少;实性证素兼杂以气滞血瘀相兼最多;虚性证素兼杂以阴血两虚和阳虚气虚多见;虚实兼杂证素以气滞阴虚相兼较为多见。
4.证素与年龄的关系:两年龄组的肾证素积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年龄2组显著高于年龄1组;实性证素积分在两年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两年龄组间的阴虚、血虚、精亏证素积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年龄2组显著高于年龄1组;阳虚、气虚在两年龄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5.血清性激素水平与年龄的关系:血清性激素水平在两年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
6.证素与血清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肝与FSH有正直线相关关系(P0.05),与T呈显著负相关(P0.05);胞宫与FSH呈正直线相关(P0.05);其余病位证素均与性激素之间无显著直线相关(P0.05)。各实性病性证素与性激素水平之间均无显著直线相关(P0.05)。各虚性病性证素与性激素水平之间亦无显著直线相关(P0.05)。
7.血清性激素水平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年龄与E2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其余性激素之间无显著直线相关(P0.05)。
8.性激素之间的相关性:FSH与LH呈显著正相关(P0.01),FSH与E2呈显著负相关(P0.05),其余性激素之间无显著相关(P0.05)。
结论:
1.肝、胞宫、肾为DOR的主要病位,从肝、胞宫、肾论治本病具有重要意义。
2.DOR存在较多虚实夹杂的病性证素;单纯虚性及单纯实性的证素均较少。实性病理特点主要是气滞、血瘀,虚性病理特点主要是阴虚、阳虚。
3.肝郁气滞可能是DOR的主要病机之一,可能与“女子以肝为先天”有关。
4.年龄≥30岁组肾、阴虚、血虚、精亏证素积分显著增高,可能与肾中精气提前衰退密切相关:实性证素积分、血清性激素水平在两年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
5.病位证素与血清性激素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病性证素与血清性激素水平不存在显著直线相关。
6.血清性激素中的雌二醇(E2)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进一步加速卵巢功能衰退,导致卵巢分泌E2不足有关。
7.性激素之间FSH与LH呈显著正相关,FSH与E2呈显著负相关,其余无相关性。
|
|
|
|
1 |
李淑萍;滋肾疏肝法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35例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04年12期 |
2 |
杨冬梓,杨炜敏;卵巢储备功能的检测方法[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年04期 |
3 |
饶玉梅;不孕不育妇女卵巢储备功能的检测[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3年02期 |
4 |
刘纯钢;雷小敏;;卵巢储备功能的评价[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
5 |
武建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治疗及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年14期 |
6 |
张迎春;李芳园;李兰荣;姜朵生;;针药对卵巢储备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10年12期 |
7 |
孙海旭
,王枫
,张普一
,郑桂英;卵巢储备功能监测研究进展与卵巢早衰的预测[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2005年05期 |
8 |
陆湘;李路;孙晓溪;;抗苗勒管激素对于评价卵巢储备功能的作用[J];生殖与避孕;2007年07期 |
9 |
许晓燕;徐克惠;;卵巢储备功能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西部医学;2009年07期 |
10 |
陈蔚琳;妇科内分泌领域抑制素研究的新进展[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0年02期 |
11 |
来玉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1年08期 |
12 |
徐珉,司徒仪,李丽芸,黎小斌,肖静,谢静华,顾春晓,邓雪梅;中医补肾法对高龄不孕妇女的卵巢储备功能的调控[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
13 |
孙艳格;赖爱鸾;李燕东;王瑛;;卵泡密度与年龄、血清激素水平的关系[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8年08期 |
14 |
许小凤;谈勇;薛晓明;陈秀玲;杨达人;刘迎;;抑制素水平预测卵巢储备功能的临床价值[J];医学研究杂志;2008年09期 |
15 |
王磊;邵小光;李晓霞;;卵巢囊肿及囊肿核除术后对卵巢储备功能、妊娠率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8年33期 |
16 |
吕晶武;;滋肾清心法改善卵巢储备功能的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2011年09期 |
17 |
刘茗敏;复发性流产与卵巢储备功能减退[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1年04期 |
18 |
李东;郭佳;;补肾调周法改善卵巢储备功能在辅助生殖技术中运用的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
19 |
张玉;玛依努尔·尼牙孜;;控制性超促排卵中卵巢储备功能的预测[J];医学综述;2008年09期 |
20 |
许小凤;谈勇;薛晓明;陈秀玲;杨达人;刘迎;;血清抑制素B水平预测卵巢储备功能的临床价值[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8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