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认知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突触相关miRNAs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针刺结合认知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临床疗效以及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突触相关的 miR-124,miR-132,miR-134 和 miR-138 表达水平的影响,探索针刺结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PSCI可能的机制。方法:在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和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住院部选择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PSCI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及认知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及认知康复训练基础上进行针刺"百会、神庭"穴;每天治疗30分钟,每周治疗5天,共治疗12周。干预前后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及血液样本采集及PBMCs的分离,采用TRIzol法提取PBMCs中的总RNA,逆转录后选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miR-124、miR-132、miR-134 和 miR-138 的表达水平。结果:1、两组研究对象的人口学数据(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脑卒中特点(病程、类型、损伤部位)、既往史(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脑卒中损伤程度(NIHSS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组内比较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干预后MMSE量表总分及各个分测验(定向力、即刻记忆力、计算力、回忆力、语言)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表明治疗组MMSE量表总分及定向力、计算力较对照组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即刻记忆力、回忆力及语言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miRNAs相对表达量组内比较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干预后的miR-124、miR-134、miR-138相对表达量与干预前相比呈下调状态,miR-132相对表达量与干预前比较呈上调状态,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4、两组miRNAs相对表达量组间比较表明治疗组miR-132相对表达量上调比对照组明显,即治疗组的PBMCs中miR-132表达量更多,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miR-134相对表达量下调比对照组明显,即治疗组的PBMCs中miR-134表达量更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miR-124、miR-138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5、将所有研究对象干预前后MMSE量表总分差值与干预前后miRNAs差异表达的相对表达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MMSE量表总分差值与miR-132差异表达的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r=0.400(P0.05),与miR-134差异表达的相对表达量呈负相关r=-0.321(P0.05)。结论:1、单纯认知康复训练和针刺结合认知康复训练均能提高PSCI患者的认知功能,但针刺结合认知康复训练改善PSCI患者的认知功能疗效更显著。2、miR-132、miR-134表达水平与认知功能具有相关性,针刺结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PSCI可能通过调控miR-132、miR-134表达水平从而改善认知功能,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