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坚方对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生物力学及中医证候的影响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试验,观察骨坚方对肾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生物力学及中医证候的影响,并通过与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方案对比,为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厦门市中医院骨一科并符合纳入标准的肾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碳酸钙D_3、骨化三醇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予骨坚方联合治疗,1月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期间停用可能影响骨代谢的其他药物及保健制品。分别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腰椎生物力学(腰椎前凸指数、骶骨倾斜角)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并于试验前后对肝肾功能进行评估。结果:1.本次试验中无脱落病例,试验全程受试者均满足纳入条件。2.符合条件的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BMI、病程、骨密度通过统计分析,结果均为P0.05,即无统计学差异,可进行比较。3.生物力学方面,两组受试者腰椎生物力学(腰椎前凸指数、骶骨倾斜角)组间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对比发现,试验后两组的腰椎前凸指数、骶骨倾斜角较前改善(Z_(腰椎前凸指数)=-8.618,P0.05;Z_(骶骨倾斜角)=-4.306,P0.05),且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4.中医证候方面,两组受试者试验前中医证候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试验后两组的中医证候均较前好转,且试验组中医证候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5.试验前后,受试者肝肾功能检验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组间、组内统计学检验均无差异(P0.05),即两组条件下患者均无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骨坚方在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腰椎生物力学(腰椎前凸指数、骶骨倾斜角)及中医证候方面较传统抗骨质疏松治疗方案更有优势,且无明显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