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静互补平衡论的功能锻炼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本研究探讨基于动静互补平衡论的功能锻炼在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功能锻炼中的应用,并通过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患肢疼痛、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锻炼自我效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来评价其效果,以优化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功能锻炼方法,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减少或降低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方法以2019年11月~2020年12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髋关节科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80例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为骨科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基于动静互补平衡论的功能锻炼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1个月疼痛程度;术后2周、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髋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术后1周、术后2周康复锻炼自我效能;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基线资料比较试验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学历、支付类型、照护支持系统、患侧、合并症种类)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假体材料、拔除引流管时间、拔除镇痛泵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疼痛评分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前、术后1周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术后1个月疼痛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3.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术后2周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髋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术后2周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5.康复锻炼自我效能评分比较术后1周两组患者康复锻炼自我效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6.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术后并发症(恶心呕吐、便秘、压疮、假体脱出、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床上坐起或下床站立及锻炼时眩晕总持续时间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眩晕人数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眩晕总持续时间及眩晕人数低于对照组。结论基于动静互补平衡论的功能锻炼能够减轻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疼痛,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增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康复锻炼自我效能,减少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