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研究——男泌清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与实验研究

张志忠  
【摘要】: 目的:通过广泛收集古今医学文献,为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提供理论依据,并通过临床与实验研究揭示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理,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 材料与方法:临床研究选择慢性前列腺炎患者43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男泌清胶囊进行治疗,观察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pH值、卵磷脂小体、白细胞的变化及肛门指检,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与前列康对照组32例比较。为进一步探讨活血化瘀药的作用机理,选择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男泌清大剂量组(男大组)、男泌清中剂量组(男中组)、男泌清小剂量组(男小组)、前列康组(前列组)、模型组、正常组进行实验研究,观察内皮素-1(ET-1)、血栓素B_2(TXB_2)、6-酮-前列腺素F_(1°)(6-keto-PGF_(1°))以及前列腺病理形态学的变化情况。 结果:临床观察男泌清组疗效明显优于前列康组,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实验研究男大组、男中组能够显著降低慢性前列 月 炎大鼠的血浆**-1、**8。、lK白水平,与前列组十*有非常显 著差异D 刀 1入 男小组与模型组相比在各项指标的改善上无明显 差异中)0刀5入 男大组、男中组、男小组、前列康组治疗前后 6.keto.PGF。无显署变化。 提示:血瘀为慢性前列腺炎的一个重要的病理变化,活血化 瘀法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一个重要治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安家利,王军;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48例疗效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李梅,武彩霞,苏静,苏存胜;前列春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7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6期
3 李东鸿,冯蕾,邱少华;前列春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J];齐鲁药事;2005年01期
4 王孔胜,王青萍,孙炜善;前列清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63例[J];山东中医杂志;2004年08期
5 周道忠,宋玉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54例疗效观察[J];现代中医药;2004年04期
6 蔡玉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0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2004年02期
7 刘芳;中医药治疗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1996年02期
8 付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8例分析[J];华夏医学;1996年02期
9 段予民;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200例[J];中医研究;2002年04期
10 韩长赋,王宗良;双囊四腔管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20例[J];陕西医学杂志;1994年02期
11 何清湖;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12 刘江澎,张孟孝;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22例临床小结[J];现代中医药;2004年06期
13 王泽琛,王永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年12期
14 张兴洪,李龙坤;盐酸特拉唑嗪治疗慢性前列腺炎94例报告[J];宁夏医学杂志;2001年05期
15 仝怡专;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86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3年12期
16 王振琴,刘明,徐燕;针刺阴茎根部4穴为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00例临床分析[J];中国针灸;2002年03期
17 姚万刚,毕焕洲,常丽娜;前列腺炎1号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80例[J];中医药学报;1998年02期
18 乔国安,李润波;慢性前列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J];航空航天医药;2004年02期
19 薄五海,殷志忠,孙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J];中医药研究;1996年01期
20 高叶梅;中医辨治前列腺炎研究近况[J];河北医学;199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志鹏;洪志明;林星游;林峰;权凌;王炎;刘心亮;;前列活血汤对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前列腺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一届男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军;刘敏;肖日海;袁源湖;邹晓峰;张国玺;薛义军;伍耿青;王晓宁;龙大治;徐辉;刘佛林;廖云峰;;药物联合经直肠热疗治疗Ⅲ型前列腺炎63例疗效观察[A];华东六省一市泌尿外科学术年会暨2011年浙江省泌尿外科、男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吕坚伟;宁晔;李铮;冷静;薄隽杰;刘东明;黄翼然;;男性间质性膀胱炎与ⅢB型前列腺炎的临床鉴别[A];第十七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黄健;何映;孙志兴;毛兴君;秦锋;;对Ⅲ型前列腺炎疼痛发生机制的认识[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男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邬贤德;江荣根;;以血尿为唯一症状的前列腺炎8例报告[A];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郑文武;杨立军;史国庆;;前列腺及前列腺炎的中医溯源[A];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邬贤德;;以血尿为唯一症状的前列腺炎8例报告(摘要)[A];中国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会议、浙江省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男科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会议暨泌尿外科男科疾病中西医研究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3年
8 王和;;关于前列腺炎分类、诊断与治疗若干问题的探讨[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9 李贵忠;满立波;夏同礼;那彦群;;Ⅳ型前列腺炎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关系[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李海松;党进;王彬;孙松;韩亮;李本志;;前列腺炎中医诊疗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一届男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米华;广西防城港地区前列腺炎样症状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袁润强;Ⅳ型前列腺炎对精液质量的影响及纳米银治疗作用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3 周玉海;免疫性前列腺炎组织Th17T淋巴细胞浸润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秦晓光;何天有学术经验总结暨疏肝兴阳法治疗慢性非菌性前列腺炎致性功能障碍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
5 沈学成;纳米细菌在Ⅲ型前列腺炎发生中的作用及其特异性基因诊断的相关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6 林兆丰;利湿祛瘀法对Ⅲ型前列腺炎相关免疫学因素及PSA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彭风华;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症的关系[D];中南大学;2006年
8 林天慕;前列舒通片的研制及物质基础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刘可;血清PSA值及组织PSA定量相关问题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10 唐伟;树酯毒素抑制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痛和不稳定膀胱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忠;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研究——男泌清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与实验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2年
2 秦锋;祛风胜湿法对Ⅲ型前列腺炎疼痛的影响[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韦强华;前列腺增生与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4 张岚;体外冲击波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疼痛症状的临床观察[D];苏州大学;2011年
5 唐金元;Ⅲ型前列腺炎患者纳米细菌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6 张明选;益气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3年
7 金冠羽;中药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观察及性激素变化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4年
8 周克勤;Ⅲa/Ⅲb型前列腺炎诊断过程中EPS结果不稳定性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叶绪晓;体外冲击波治疗Ⅲ型前列腺炎(CP/CPPS)疗效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彭玉平;前列通瘀胶囊联合舍尼通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湿热挟瘀型)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副主任医师 林中;前列腺炎的中医调治[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2 朱晓军;前列腺炎的症状及诊断[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3 退休中医师 贾佩琰;前列腺炎十症状鉴别[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4 纪京林;便后滴自当心前列腺炎[N];民族医药报;2009年
5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 吴晓军;前列腺炎也能“冬病夏治”[N];健康时报;2009年
6 怀仁;按摩辅助治疗前列腺炎[N];民族医药报;2009年
7 湖南中医药大学 周祖贻;精神紧张是前列腺炎“真凶”[N];大众卫生报;2009年
8 ;前列腺炎两大病因[N];保健时报;2004年
9 ;禁欲!禁不了前列腺炎[N];保健时报;2004年
10 江苏 陈志春 (副研究员);急性特异型前列腺炎的药物选择[N];家庭医生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