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针刺颅骨缝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偏瘫的临床研究

李丰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颅骨缝区(简称颅针)结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恢复期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作用,及临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偏瘫的优势疗法。 方法:根据脑梗死纳入标准,选择40例符合标准的脑梗死恢复期偏瘫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颅针结合康复训练组(A组)和单纯康复训练组(B组),各20例。两组病例在一般情况、病程、病情基本上一致,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A组在采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结合颅针疗法,针刺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额颞诸缝。B组采取单纯康复训练治疗。疗程各为30天,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Barthel指数评分(MBI)、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为观察指标,对比观察A组、B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变化,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 (1) 两组治疗后FMA、MBI增高均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A组与B组FMA、MBI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 两组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值降低均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A组与B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A组愈显率65%,总有效率95%;B组愈显率25%,总有效率90%。A组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任彦红;王岱;冯春祥;;头皮针提插动留综合手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临床对比观察[J];中医杂志;1997年08期
2 郭元琦;陈丽仪;周罗晶;李惠;区轩明;刘东生;;分期整体针灸法对63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医杂志;2005年06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丰;针刺颅骨缝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偏瘫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6年
2 张兵;头针结合言语训练治疗中风后非流畅性失语[D];福建中医学院;2005年
3 宋红梅;颅针加药物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康复与血浆纤溶系统影响的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5年
4 张益伟;针刺对急性脑梗死血浆BDNF、NGF水平及神经功能康复影响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8年
5 王国书;颅针加药物对急性脑梗死痰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与血清SOD、MDA影响的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