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虚实证侯与其血清白蛋白、球蛋白关系研究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观察,揭示血清蛋白在急性脑梗死虚、实证型中的变化规律,探讨血清蛋白与急性脑梗死中医虚、实证侯的关系,寻找对急性脑梗死辅助诊断及中医辨证具有一定意义的客观化、量化指标。
对象与方法:本研究选择60例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患者,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及200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199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通过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中风中医病情评分参照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情评分表。本文采用临床病例--对照分析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梗死病人,按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辨证分型后归为实证、虚证各30例。选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测定急性脑梗死虚、实证组、正常对照组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计算球蛋白、白球比,比较各组数值差异,寻找血清蛋白在急性脑梗死虚、实症候中变化规律。按照中风中医病情评分将入选的脑梗死病人60例分为四组,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极重型,分别比较各组与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总蛋白、白球比的关系。
结果:
1.急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蛋白、白球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①虚证组与对照组比较,虚证组白蛋白、白球比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球蛋白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证组与对照组比较,白蛋白、白球比低于正常对照组,球蛋白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2.急性脑梗死虚证组与实证组比较:虚证组的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显著低于均实证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白球比低于实证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白球比与其中医病情评分呈负相关,球蛋白水平与其中医病情评分呈正相关,总蛋白水平与其中医病情评分无相关性。
结论:
1.低血清白蛋白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有关,高血清球蛋白可能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有关。
2.急性脑梗死低血清白蛋白与中风病正气虚有关,高血清球蛋白可能与中风病的邪气盛有关。
3.急性脑梗死中医虚、实症候分型与其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水平有关:实证球蛋白增高明显,虚证白蛋白降低更明显。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水平,有助于中风病中医虚、实证侯的判断,尤其在虚实混杂辨别究竟是虚证为主还是实证为主。
4.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白球比与其中医病情评分呈负相关,球蛋白水平与其中医病情评分呈正相关,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中医病情严重程度,可以为指导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
|
|
|
1 |
周清,谷旭红,李惠敏,闫振元,张桂芬,龚杏月;大剂量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应用研究[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1999年06期 |
2 |
刘凯,范海萍;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
3 |
王娜莎,周劲;急性脑梗死的功能恢复与治疗时间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2年06期 |
4 |
周祖文;急性脑梗死药物溶栓治疗的某些进展[J];河北医药;2003年03期 |
5 |
张丽,李良;小剂量胰岛素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疗效观察[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4年01期 |
6 |
徐修廷,闻公灵;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报告[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4年02期 |
7 |
吴晓华,陶世行;低分子肝素加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04年12期 |
8 |
邵培宁;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附30例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学;2004年09期 |
9 |
徐左平,陈娣;普通胰岛素治疗63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23期 |
10 |
肖岩;脑电活动对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价值[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
11 |
王合森,李梅笑,洪潮鑫;急性脑梗死后抑郁病人甲状腺功能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年06期 |
12 |
方力华;;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疗效观察[J];医药世界;2006年12期 |
13 |
郭雅聪;闫斌;郭月叶;;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年01期 |
14 |
闫俊红;;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7年01期 |
15 |
周艳华;王素梅;;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7年02期 |
16 |
欧书明;陈瑞芬;雷小平;;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含量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7年08期 |
17 |
蒋功达;陈晓;段喜森;;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55例临床观察[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7年04期 |
18 |
李玉海;李润辉;;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年S1期 |
19 |
任冬冬;;祛湿利水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7年11期 |
20 |
赵辰生;王慧聪;;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