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过程中利益冲突及基层政府角色定位
【摘要】:房屋拆迁是城市建设的前提,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由于拆迁补偿安置方案的不公平、拆迁管理体制的不规范、政府职能定位的不清晰等原因造成各方无法达成拆迁协议,而各种救济的失效引起拆迁各方的利益冲突加重,产生了非正常信访等社会问题和矛盾。
本文以公共选择学派的典型观点——公共管理中的经济人假设理论为基础,对基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开发商及拆迁公司、被拆迁人三方面在拆迁过程中因利益冲突产生的矛盾进行分析,揭示基层政府参与拆迁的动机,指出了拆迁法规不完善、拆迁各方信息不对称、拆迁程序失当和社会救济失效是拆迁问题导致社会矛盾冲突的主要原因。
本文主要着重研究拆迁矛盾中的政府行为,从基层政府的角度分析拆迁矛盾产生的根源:基层政府并不总是拆迁的主体,更多的时候应站在中立客观的立场,协调拆迁人和被拆迁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但由于基层政府在拆迁过程中过分追求政绩工程、土地出让金等政治和经济两个层面的利益,最终也加入拆迁之中,与被拆迁人成为直接的矛盾对立面。从而建议完善拆迁法律法规,明确各利益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建立公平和谐的拆迁管理制度等解决问题的对策。同时提出了政府在拆迁过程中的角色定位,进一步规范房屋拆迁中政府行为,使被拆迁人获得公平合理的补偿安置,从而保护拆迁各方的合法利益,实现“共赢”,促进城区房屋拆迁的顺利完成和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