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缺位的多金属氧酸盐与过渡金属硅钨酸盐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
【摘要】:自2007年来,对过渡金属取代的缺位多金属氧酸盐的研究异军突起,成为目前化学研究热点,这不仅由于它们具有丰富的结构类型,还在于它们在催化化学、药物化学、电导体、分子磁体和光化学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本文利用中温水热合成法,以有机配体盐酸联苯胺、1,2-二氨基丙烷、1,10-菲罗啉、二乙烯三胺、乙二胺和六水哌嗪作为有机调变单元,成功地合成了一些畸变的以及缺位的多金属氧酸盐(1-6),一个具有一维孔洞结构的钨酸盐簇合物(7)和四个有机配位阳离子片段修饰的多金属氧酸盐(8-11),它们分别是:
{H4Si2WⅡW22ⅥO78][NiⅡ(C4H13N3)2]3(H3O)4}·4H2O(1)
[CuⅠ(C2H8N2)2(H2O)][CuⅠ(C2H8N2)2][CuⅠ(C2H8N2)(H2O)2]
[H3SiCuⅡW11Ⅵ039]·6H2O(2)
{[Si2WⅤ4W20ⅥO78(CuⅠ/Ⅱ(C2N2H8)2)2)][CuⅠ(C2N2H8)2]2
[CuⅠ/Ⅱ(C2N2H8)2(H2O)]2}·8H2O(3),
[NiⅢ(C2H8N2)2](H3O)3{[NiⅡ(C2H8N2)(H2O)3]2[NiⅡ(C2H9N2)]2
[H4Ge2Ni2ⅡW18ⅥO68]}·6H2O(4)
{[Co4Ge2W18O70].7(C12H14N2)·2(H3O)}·6H2O(5),
{[NiⅡ6(μ3-OH)3(en)3(H2O)6](α-SiW9O34)}Ni0.5Ⅰ(en)·3.5H2O(6),
[(H8NaKW12ⅥO45)(C2H10N2)4]·4H2O(7),
H4[SiW12ⅥO40]·8(C12H12N2)·4H2O(8),
[NiⅡ(C3H10N2)2](OH)2[NiⅡ(C3H10N2)2(H2O)2]2[SiW12ⅥO40]·H2O(9),
{[NiⅡ(1,10-phen)3][NiⅡ(en)2][SiWⅤ2W10ⅥO39]}·en·1.5H2O(10)
[VⅡ(1,10-phen)3]2[SiW12ⅥO40]·C4H10N2(11)
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IR和元素分析对晶体结构进行了确定和讨论;采用TGA和荧光分析等手段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了性能表征;探讨了以化合物1,2,3,5,6,7,8,9和11为本体修饰剂,通过研磨混合法制备了表面可更新的化学修饰碳糊电极,并研究了该修饰电极在酸性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同时还研究了化合物1,2和3的磁学性能。
|
|
|
|
1 |
库宗军;李云波;;多金属氧酸盐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光致变色机理及制备[J];孝感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
2 |
胡长文,甄慧,许林,王恩波;多金属氧酸盐的氧化性及氧化催化作用研究新进展[J];分子科学学报;1997年01期 |
3 |
史振雨;郑春艳;;基于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
4 |
宗瑞发,田文,翁诗甫,吴瑾光,杨永丽,赵克萍,刘景福;稀土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及谱学研究(Ⅰ) Na_(17)[Ln(ZnW_(11)O_(39))_2]·xH_2O体系[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6期 |
5 |
刘宗瑞,陈保国,王力,王恩波;多金属氧酸盐α-Na_6H〔GeW_9Fe_3(H_2O)_3O_(37)〕·16H_2O的合成和光谱[J];光谱实验室;2003年05期 |
6 |
秦超;许林;;有机官能化的多金属氧酸盐研究进展[J];分子科学学报;2008年02期 |
7 |
卡哈尔;高桂丽;王永慧;;一种新型高价锰取代的多金属氧酸盐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
8 |
于洋;于凯;周百斌;;[C_6H_(14)N_2][Mo_8O_(26)]·3H_2O的溶液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14期 |
9 |
郭树荣;张志明;王恩波;;[γ-SiW_(10)O_(36)]构成的二聚杂多酸盐的合成及表征[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
10 |
孙丽;张年友;;一种过渡金属配离子修饰的钼系同多酸化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J];现代交际;2009年10期 |
11 |
康慧珏;;一种钼系多金属氧酸盐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
12 |
梁畅;傅海;鹿颖;李阳光;王恩波;;两个新的含铜杂多钨酸盐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电化学行为[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1年09期 |
13 |
胡长文,王永慧,李阳光,王恩波;多金属氧酸盐有机-无机杂化材料[J];化学通报;2001年06期 |
14 |
耿爱芳,施卫平,郭伊荇;多金属氧酸盐—氧化硅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
15 |
宋佳;李玲;;[C_(10)H_8N_2]_3[PMo_(12)O_(40)]·3H_2O的合成、结构和表征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9年03期 |
16 |
石薇;;稀土杂多配合物的合成方法[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
17 |
韩正波,安海艳,王力,栾国有,王恩波,韩正学;有机-无机杂化材料{[Na_2(H_2O)_4]_2[γ-Mo_8O_(26)·(Gly-Gly)_2]}·4H_2O的合成及晶体结构[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年09期 |
18 |
胡长文,黄如丹;多金属氧酸盐化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无机化学学报;2003年04期 |
19 |
马慧媛,彭军,韩占刚,冯宇华,王恩波;多金属氧酸盐-三(2,2′-联吡啶)钌层接层自组装纳米复合膜的制备及光致发光性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年11期 |
20 |
王子梁;魏林恒;王敬平;;多钼酸盐[4,4-′H_2bipy]_2 [β-Mo_8O_(26)]的水热合成和晶体结构[J];化学研究;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