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一些缺位的多金属氧酸盐与过渡金属硅钨酸盐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

林欣蓉  
【摘要】:自2007年来,对过渡金属取代的缺位多金属氧酸盐的研究异军突起,成为目前化学研究热点,这不仅由于它们具有丰富的结构类型,还在于它们在催化化学、药物化学、电导体、分子磁体和光化学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本文利用中温水热合成法,以有机配体盐酸联苯胺、1,2-二氨基丙烷、1,10-菲罗啉、二乙烯三胺、乙二胺和六水哌嗪作为有机调变单元,成功地合成了一些畸变的以及缺位的多金属氧酸盐(1-6),一个具有一维孔洞结构的钨酸盐簇合物(7)和四个有机配位阳离子片段修饰的多金属氧酸盐(8-11),它们分别是: {H4Si2WⅡW22ⅥO78][NiⅡ(C4H13N3)2]3(H3O)4}·4H2O(1) [CuⅠ(C2H8N2)2(H2O)][CuⅠ(C2H8N2)2][CuⅠ(C2H8N2)(H2O)2] [H3SiCuⅡW11Ⅵ039]·6H2O(2) {[Si2WⅤ4W20ⅥO78(CuⅠ/Ⅱ(C2N2H8)2)2)][CuⅠ(C2N2H8)2]2 [CuⅠ/Ⅱ(C2N2H8)2(H2O)]2}·8H2O(3), [NiⅢ(C2H8N2)2](H3O)3{[NiⅡ(C2H8N2)(H2O)3]2[NiⅡ(C2H9N2)]2 [H4Ge2Ni2ⅡW18ⅥO68]}·6H2O(4) {[Co4Ge2W18O70].7(C12H14N2)·2(H3O)}·6H2O(5), {[NiⅡ6(μ3-OH)3(en)3(H2O)6](α-SiW9O34)}Ni0.5Ⅰ(en)·3.5H2O(6), [(H8NaKW12ⅥO45)(C2H10N2)4]·4H2O(7), H4[SiW12ⅥO40]·8(C12H12N2)·4H2O(8), [NiⅡ(C3H10N2)2](OH)2[NiⅡ(C3H10N2)2(H2O)2]2[SiW12ⅥO40]·H2O(9), {[NiⅡ(1,10-phen)3][NiⅡ(en)2][SiWⅤ2W10ⅥO39]}·en·1.5H2O(10) [VⅡ(1,10-phen)3]2[SiW12ⅥO40]·C4H10N2(11) 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IR和元素分析对晶体结构进行了确定和讨论;采用TGA和荧光分析等手段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了性能表征;探讨了以化合物1,2,3,5,6,7,8,9和11为本体修饰剂,通过研磨混合法制备了表面可更新的化学修饰碳糊电极,并研究了该修饰电极在酸性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同时还研究了化合物1,2和3的磁学性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库宗军;李云波;;多金属氧酸盐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光致变色机理及制备[J];孝感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胡长文,甄慧,许林,王恩波;多金属氧酸盐的氧化性及氧化催化作用研究新进展[J];分子科学学报;1997年01期
3 史振雨;郑春艳;;基于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4 宗瑞发,田文,翁诗甫,吴瑾光,杨永丽,赵克萍,刘景福;稀土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及谱学研究(Ⅰ) Na_(17)[Ln(ZnW_(11)O_(39))_2]·xH_2O体系[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6期
5 刘宗瑞,陈保国,王力,王恩波;多金属氧酸盐α-Na_6H〔GeW_9Fe_3(H_2O)_3O_(37)〕·16H_2O的合成和光谱[J];光谱实验室;2003年05期
6 秦超;许林;;有机官能化的多金属氧酸盐研究进展[J];分子科学学报;2008年02期
7 卡哈尔;高桂丽;王永慧;;一种新型高价锰取代的多金属氧酸盐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8 于洋;于凯;周百斌;;[C_6H_(14)N_2][Mo_8O_(26)]·3H_2O的溶液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14期
9 郭树荣;张志明;王恩波;;[γ-SiW_(10)O_(36)]构成的二聚杂多酸盐的合成及表征[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孙丽;张年友;;一种过渡金属配离子修饰的钼系同多酸化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J];现代交际;2009年10期
11 康慧珏;;一种钼系多金属氧酸盐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12 梁畅;傅海;鹿颖;李阳光;王恩波;;两个新的含铜杂多钨酸盐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电化学行为[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1年09期
13 胡长文,王永慧,李阳光,王恩波;多金属氧酸盐有机-无机杂化材料[J];化学通报;2001年06期
14 耿爱芳,施卫平,郭伊荇;多金属氧酸盐—氧化硅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15 宋佳;李玲;;[C_(10)H_8N_2]_3[PMo_(12)O_(40)]·3H_2O的合成、结构和表征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9年03期
16 石薇;;稀土杂多配合物的合成方法[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7 韩正波,安海艳,王力,栾国有,王恩波,韩正学;有机-无机杂化材料{[Na_2(H_2O)_4]_2[γ-Mo_8O_(26)·(Gly-Gly)_2]}·4H_2O的合成及晶体结构[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年09期
18 胡长文,黄如丹;多金属氧酸盐化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无机化学学报;2003年04期
19 马慧媛,彭军,韩占刚,冯宇华,王恩波;多金属氧酸盐-三(2,2′-联吡啶)钌层接层自组装纳米复合膜的制备及光致发光性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年11期
20 王子梁;魏林恒;王敬平;;多钼酸盐[4,4-′H_2bipy]_2 [β-Mo_8O_(26)]的水热合成和晶体结构[J];化学研究;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凤吉;任国建;刘术侠;;多金属氧酸盐功能化的多孔金属-有机框架及对挥发性有机物的吸附[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黄玲;杨国昱;;链状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与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刘宏文;卢文贯;王小兵;姜隆;鲁统部;;由多金属氧酸盐和有机碱构筑的多金属氧酸盐超分子化合物[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李新雄;杨国昱;;基于四核铜夹心单元构建的一维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与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黄玲;杨国昱;;四核锰取代的层状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与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黄玲;杨国昱;;一例三核锆取代的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与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7 黄玲;杨国昱;;一维链状的六核镍取代的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与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8 黄玲;杨国昱;;单稀土取代的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与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黄玲;杨国昱;;六核铜取代的夹心型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与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杨洁;杨海宽;于伟;胡敏标;李秋月;郑萍;王维;;一种将多金属氧酸盐引入主客体化学的方法:金刚烷修饰的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与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澜萃;过渡金属、酯基锡修饰的钨系多金属氧酸盐簇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表征[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傅海;离子热合成多金属氧酸盐基无机—有机杂化材料[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春华;氨基多羧酸—多金属氧酸盐无机—有机杂化物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杜娟;基于氮杂环配体及多金属氧酸盐构筑的有机—无机杂化超分子自组装体:合成、结构及催化环氧化性能[D];吉林大学;2012年
5 姚爽;基于Wells-Dawson型缺位多钨氧酸盐的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晶体结构和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侯广峰;多金属氧酸盐—铜—氮杂环配合物的晶体工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素芝;稀土金属构筑的有机—无机多金属氧酸盐及过渡金属取代的夹心型锗钼酸盐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8 郑培清;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分子基化合物的水热合成、结构及表征[D];厦门大学;2004年
9 李丹峰;基于多金属氧酸盐(POM)的功能复合膜的制备、表征与特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代立梅;以Keggin型钼磷酸盐为基本建筑块构筑新型化合物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宇华;多金属氧酸盐无机—有机复合膜的制备与表征[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丽珍;稀土/单缺位Dawson型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晓玲;无机杂多酸类簇合物的合成与结构修饰[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周爱民;功能性有机-无机杂化多金属氧酸盐研究[D];安徽大学;2002年
5 王新龙;多金属氧酸盐双分子复合膜的制备与荧光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春梅;含有药物活性物质的多金属氧酸盐Ⅰ金刚烷胺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结构及抗菌和抗病毒活性[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德慧;1:13[Mn(Ni):V]体系多金属氧酸盐的稀土及有机衍生物的合成及性质[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赵卫锋;杂多金属氧酸盐的水热合成与晶体结构[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9 刘振刚;某些新型含钼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D];兰州大学;2006年
10 徐敏;过渡金属铜—有机氮修饰和桥连的多金属氧酸盐的水热合成、结构表征和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立云 张锐 二木;东师“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见成效[N];吉林日报;2010年
2 ;部分中科院院士畅谈科技创新[N];大众科技报;2000年
3 全;钢热轧制组织基本类型综述[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李宏乾;用光催化技术攻克污染难题[N];中国化工报;2006年
5 记者 尹红杰 郭津;健康有序发展钒业[N];河南日报;2007年
6 冯卫东;美用纳米重力计发掘新储氢材料[N];科技日报;2008年
7 王新城;剖析胶印过程中油墨乳化现象[N];中国包装报;2002年
8 钟人;纳米结构电极体系研究有新进展[N];中国化工报;2003年
9 胡永峰;我国催化技术成就得到国际认可[N];中国化工报;2004年
10 记者 杨琳;摩托车排气净化技术成功应用[N];中国汽车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