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研究

郑朝静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不断变化,大学生志愿行动正广泛地开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然而,当前大学生志愿行动还远没有达到常态化的程度,存在着断续性、应付性、盲目性、随机性等不足之处,尚未融入到经济社会生活中,无法形成社会道德风尚和长期的行动机制。整个社会还没有充分理解志愿行动的内在力量以及志愿精神的内涵价值,而行动只有具备了合理的精神基点,才能长久地发挥其作用和价值。因此,重视和支持大学生志愿行动,更需要关注行动背后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志愿精神所反映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核心价值,承载了个人对自己的责任,更有对他人、对社会的高尚情感,是以人为本价值观的体现、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现代社会公民精神的表现、是个体社会性本质的呈现、是人类在反思现代性问题之后所追求的价值。在弘扬雷锋精神的时代背景中,更需要理解志愿精神所具有的历史意义感,这种精神和价值有利于重塑社会道德,其行动力量能够成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辅助。本文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梳理了志愿精神的理论经纬,回顾欧美、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经验,从中得出有借鉴意义的理论启示,并结合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各种不同的影响因素,为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提出了若干路径选择。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世英;;对大学生就业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2年08期
2 ;资讯[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年07期
3 ;编读往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年02期
4 陈德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年16期
5 李平;大学生“回炉”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年16期
6 周剑平;贫困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4期
7 刘东菊;;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吕牧红;;大学生求职应防“三大陷阱”[J];法律与生活;2006年14期
9 袁方成;蔡杨;;香港与内地大学生就业之比较[J];学习月刊;2006年15期
10 赵天武;;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缓解策略[J];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01期
11 傅鸿飞;;从大学生就业难看中国人才结构失衡[J];中国社会导刊;2007年05期
12 宋登峰;周爱军;;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定位分析[J];经济论坛;2007年07期
13 艾青;田芳;;大学生就业问题面面观[J];新长征;2007年03期
14 郑惠强;;大学生就业:政府应该更有作为[J];群言;2007年11期
15 卢洪刚;余颖;;提升大学生就业素质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的着力点[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年04期
16 张彦;;提升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年09期
17 车辉;;大学生:不靠关系你能找到工作吗[J];教师博览;2008年07期
18 李娟;张静;;对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的思考[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08期
19 杨其勇;全晓松;;互联网时代应届大学生就业的五步思考[J];成才之路;2008年31期
20 周石;;以良好价值观为就业助力[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西忠;;社会转型视阈中的就业基层导向——以大学生到村任职为视角[A];转型期的中国未来——中国未来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宏志;;完善大学生就业机制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何静;武威;;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唐红兵;周章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董燕;;浅谈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府对策[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蔡劲松;;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与思考[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郭宇刚;;大学生自主创业促进其就业的可行性分析[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8 ;第三节 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9 刘娟;张佳欣;;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歧视研究[A];北京市第十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6年
10 张玉霞;;试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朝静;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2 武胜国;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绩效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孙祥;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及引导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4 陈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邢繁辉;当代中国经济结构视域下大学生就业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6 刘春雷;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刘西忠;大学生村干部政策体系建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薛利锋;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姜世健;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张军利;过度教育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丹;大学生“村官”出口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郭娜;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孙之光;政府扶持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4 那佳;大学生就业中公共部门作为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5 倪洪章;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王喆;基于政策视角的江苏省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剑;大学生就业能力训练和培训项目商业计划书[D];兰州大学;2010年
8 朱杰;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思想问题及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刘洁;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及社会影响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美俊;新时期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鸣岐;大学生坐上就业“直通车”[N];天津日报;2010年
2 武涛 杨金 记者 黄欢;5万岗位向大学生抛“绣球”[N];南昌日报;2010年
3 蒋晔 卢大敏 崔彦玲;我市大学生就业:两头乐观、中间低迷[N];常州日报;2005年
4 联超;大学生就业关键要转变观念[N];大理日报(汉);2005年
5 记者 张孺海 通讯员 董艳;他们更让人牵挂[N];湖北日报;2005年
6 齐智杰 记者 薛婧;观念陈旧仍是大学生就业软肋[N];黑龙江日报;2005年
7 杨忠阳;大学生就业 观念正随需求变[N];经济日报;2005年
8 王东升;大学生就业率也应挤挤“水分”[N];联合日报;2005年
9 王东升;大学生就业:观念决定前途[N];联合日报;2005年
10 王艳 孙宜华;大学生就业天地更加宽广[N];连云港日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