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闽浙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研究

邱伟杰  
【摘要】:当前,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和现代网络信息科技的日臻完善,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一种纷繁复杂的姿态。同时,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纵深推进,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齐头并进的关键阶段。物流业作为一种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其发展空间日益广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凸显。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在此背景下,我国越来越重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各地方政府也充分认识到,深入发展区域物流对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投资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几年,福建省区域物流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浙江省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相比,还有相当的距离。同时,也与自身建设自贸区过程中激增的物流要求存在不小的差距。本文在对区域物流及其竞争力的相关文献、理论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闽浙两省区域物流发展现状,力图构建一个科学系统的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闽浙两省的区域物流竞争力水平进行有效测度并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找出福建省在区域物流发展上存在的差距与不足,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海峰,张丽立,安进;怎样认识区域物流[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年10期
2 李佳;;区域物流需求分析[J];市场周刊(新物流);2007年07期
3 张旭;;区域物流协同促进产业平衡发展[J];市场周刊(新物流);2007年07期
4 毛太田;;网络环境下区域物流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研究[J];商业研究;2008年02期
5 谢晓燕;吕琳娜;;国内外区域物流研究述评[J];物流科技;2012年01期
6 王玉君,宋戈平;区域物流市场与市场竞争博弈[J];技术经济;2003年06期
7 华蕊;浅析我国区域物流体系[J];物流科技;2004年08期
8 朱玲玲;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物流[J];物流技术;2005年06期
9 陈洁,李引珍;区域物流运作战略与平台规划[J];甘肃科技;2005年09期
10 路万涛;;区域物流的理论分析与问题研究[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5年06期
11 王健;;区域物流规划理论框架的构建[J];中国流通经济;2006年11期
12 吴勇往;;高速公路对区域物流网络布局影响分析[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06年12期
13 陈由谷;;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区域物流可持续性发展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6年12期
14 张建军;;浅析我国区域物流的发展[J];决策探索(上半月);2007年04期
15 董艳梅;朱传耿;;我国区域物流研究的现况与设想[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16 毛太田;陈能华;;共享区域物流信息资源的实现途径[J];管理现代化;2007年04期
17 王圣云;沈玉芳;;我国省级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及特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年10期
18 龙天健;;区域物流业发展研究——以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为例[J];中国市场;2008年36期
19 肖艳;白桦;蔡媛媛;;我国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01期
20 张敏;;马芜铜宜区域物流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兴中;陈宪忠;;提升区域物流能力 促进承接产业转移[A];北部湾国际商贸物流发展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商贸物流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蓝永耀;;发展跨区域物流 促进大西南经济[A];北部湾国际商贸物流发展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商贸物流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崔世华;王劲恺;钱红波;;区域物流信息化建设推进策略研究[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韩作生;李锡良;;基于AHP的山东省区域物流研究及对策建议[A];'2007现代物流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张凤荣;金俊武;;基于改进的灰色BP神经网络的区域物流成本预测[A];’2004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光华;区域物流网络结构的演化机理与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金凤花;区域物流场的场效应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郑斌;区域物流网络中心选址及线路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4 周凌云;区域物流多主体系统的演化与协同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5 黄虎;基于区域经济的区域物流需求分析及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6 崔晓迪;区域物流供需耦合系统的协同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7 李丽萍;区域物流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8 周泰;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9 谈贵军;区域物流成本统计与预测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0 王岳峰;不确定信息环境下区域物流能力柔性规划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朋飞;基于灰色理论的成都市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宋明珍;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刘海静;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及其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孙战旗;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厦漳泉区域物流协同发展研究[D];集美大学;2015年
5 杨蕾;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分析[D];大连交通大学;2015年
6 邱伟杰;闽浙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7 戴玉思;区域物流体系的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8 槐艳菲;基于产业竞争力的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0年
9 李希成;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研究与建模[D];重庆大学;2006年
10 吴维昕;区域物流竞争力水平分析及培育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吴向东;鄂着力建设武汉泛区域物流市场[N];中国水运报;2006年
2 余小玲;时代呼唤现代区域物流业[N];光华时报;2006年
3 汪鸣;开局之年区域物流的展望[N];国际商报;2006年
4 胡睿;在竞合中做大区域物流[N];现代物流报;2006年
5 李子俊;共促南京区域物流合作与港口互动发展[N];中国水运报;2007年
6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 徐文静;跨区域物流[N];国际经贸消息;2001年
7 本报首席记者 蔡立军 通讯员 蔡双双;明确“标准”定位 构建区域物流航母[N];中国冶金报;2012年
8 蔡圣发 张金霞;合肥争雄中部区域物流市场[N];市场报;2006年
9 记者 李志峰;我市启动建设长江上游区域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N];重庆日报;2009年
10 通讯员 李晓方 余汶滨;珠海邮政发展区域物流业绩斐然[N];人民邮电;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