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治理视角下城市失独家庭养老问题研究
【摘要】:家庭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养儿防老”折射出子女在我国传统家庭养老方式中的重要地位。从上世纪70年代起,我国开始普遍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城市中绝大多数育龄夫妇只能生育一个孩子,并将未来的养老希望全部寄托在这唯一一个孩子身上。随着时间的流转,独生子女家庭逐渐成为城市的主流家庭。然而,由于疾病或意外事故等因素,许多独生子女家庭遭受了独子(女)早逝的厄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约有失独家庭100万户,同时以每年7.6万户的速度增长,在现行生育政策下,到2050年中国累计死亡10岁及以上独生子女将超过1100万人。失独作为不幸的人生变故,导致家庭功能受到严重损伤,这些失独家庭里的老人,不仅要承受丧失子女的精神痛苦,还要独自承担养老压力。虽然各级政府已经开始重视失独家庭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措施,但还远远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如何接手失独家庭老人原本寄托在子女身上的未来,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终”,成为各级政府不得不认真思考的社会问题。本文以城市失独家庭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走访福州市鼓楼区、台江区两个城区失独家庭,了解他们的基本生活情况、面临的生活困难和心理困境,以及他们亟需获取的经济扶助、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需求,比较分析政府在解决失独家庭养老问题方面所做的努力,发现政策措施存在的不足,探讨存在不足的原因,并从地方政府治理的角度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不断提高城市失独家庭生活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