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研究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出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与沿线各国共商共建绿色发展之路,即坚持用绿色发展理念来统摄“一带一路”倡议决策和实践全局,努力将中国绿色发展的理念与经验带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去,并积极与沿线国家互学互鉴、共同实现绿色发展目标。合作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既是贯彻新发展理念、体现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的重大决策,也是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现实举措。本文选择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这一前沿研究问题,以国家政策重点和学术研究热点为选题导向,紧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前瞻性。本文在系统梳理和总结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理论与实证研究方法,分别在现状考察、对象评价、模式选择、潜力研判、合作影响、政策建议等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上提出见解和主张,为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问题作出有益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及观点有:第一,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顺应全球绿色发展合作潮流,是全球绿色发展合作体系的有益补充,回应了沿线国家驱动经济增长及缩小发展差距的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及保障社会稳定的需求、集约利用资源及降低污染排放的需求、支撑绿色创新及提高科研水平的需求、保护生存环境及维护生态平衡的需求。绿色发展的共同利益将中国与沿线国家结成强大纽带,各方在合作理念、合作共识、合作行动等方面已经取得积极进展。第二,在比较与借鉴国内外绿色发展相关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论文构建了一个由1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30个四级指标组成的绿色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此评价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发展水平。本文通过实证评价发现,沿线国家以及区域间绿色发展能力差异显著,而绿色发展能力平均水平在2007-2016年间总体呈上升趋势。第三,论文对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模式选择进行了研判。根据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发展能力的差异,文章提出四类合作模式,分别为低能合作模式、赋能合作模式、高能合作模式和引能合作模式,并对各类合作模式的特点、合作内容、典型案例进行全面分析。第四,论文对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潜力进行了分析。文章分别从能力要素提升的潜力、空间区域协作的潜力、协调诉求差异的潜力角度分析未来绿色发展合作的机遇和挑战,全面客观地分析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未来合作方向。第五,论文实证检验了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对沿线国家绿色发展的影响。基于合作模式选择和合作潜力研判的主要结论,文章提出三项实证假设内容,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此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对沿线国家及其周边国家分别具有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且不同合作途径对南北国家产生不同影响。第六,本文从创新合作模式、激发合作潜力和拓宽合作路径三个方面分别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本文因应了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这一新型区域合作安排的理论与现实需求,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与时俱进。一方面,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绿色发展相关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也为阐明中国如何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这一重大学术问题抛砖引玉。另一方面,本文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发展能力评价结果研判中国推进合作的模式选择和未来潜力,为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提供客观依据和实践指导,是服务于国家重大决策的基础性研究和前沿探索,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