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1-3年级运动与保健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摘要】:特殊教育是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事业。2016年12月,教育部正式发布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以下简称《培智课标》)。《培智课标》的颁布为培智学校课程设置提供了参考蓝本。如何将《培智课标》进行弹性转化并落实到具体教学中去是新课标出台的现实诉求。本研究以培智学校1-3年级运动与保健课程的设计与实践为切入点,综合运用文献分析、行动研究等研究方法对国内外培智学校运动与保健课程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和分析,依据《培智课标》、1-3年级智力障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培智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培智学校1-3年级运动与保健课程进行理论设计,并在此基础上,以1-3年级智力障碍学生为实验对象,针对1-3年级智力障碍学生的体质与健康水平,进行培智学校1-3年级运动与保健课程的行动研究。最终建立了以心理学的认知发展理论、生物学的人类动作发展理论、教育学的掌握学习理论和体育学的适应体育理论为基础的培智学校1-3年级运动与保健课程理论;细化了《培智课标》中的四维目标和内容作为三种智力残疾程度学生学习的课程目标和内容;确立了三大课程教学策略、五大课程教学原则、四大课程评价原则和三大课程评价方式;通过对培智学校1-3年级智力障碍学生进行为期22周的教学行动研究采集的数据分析发现,除体质指数(BMI)和肺活量外,培智学校1-3年级智力障碍学生在握力、柔韧性和平衡能力方面有显著性的提高,证实了培智学校1-3年级运动与保健课程的有效性;通过访谈和案例分析,证明培智学校1-3年级运动与保健课程具有可行性和较强的操作性;通过开展“家校合作共育”模式,验证了合理利用家长资源能有效促进培智学校1-3年级运动与保健课程的发展;特殊体育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教学技能和沟通能力是出色的完成运动与保健课程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