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音琵琶工尺谱与唱腔关系初探
【摘要】:
《福建南音琵琶工尺谱与唱腔关系初探》运用民族音乐学方法,试图对南音琵琶“指骨”工尺谱与唱腔的内在统一性、差异性,唱腔润腔法的一般规定性,工尺谱基础上的唱腔差异性特色作一较为全面的论述。
第一章,主要从撩拍(节拍)、旋律、泉州方言字调的影响三个方面入手,论述南音琵琶“指骨”工尺谱与唱腔的内在统一性。南音唱腔以南音工尺谱为基础、依据,二者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第二章,依然从撩拍、旋律、泉州方言字调的影响三个方面入手,论述琵琶工尺谱与唱腔的差异性。琵琶工尺谱与唱腔的本质差异在于:唱腔是工尺谱基础上具有特殊意义的“第二度创造”。
第三章,具体论述琵琶“指骨”工尺谱对唱腔润腔法的一般规定性。“引”、“塞”、“贯”、“折”是南音唱腔的基本润腔法则。在基本润腔法基础上,工尺谱不同的琵琶弹奏指法(指法组合)意味着不同的润腔方法。
第四章,以南音琵琶工尺谱为基础的南音唱腔具有即兴性,富于变化。南音唱腔的个性差异性、历史差异性、地域差异性、时代差异性是唱腔在工尺谱基础上体现出的几种主要的差异性特色。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