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我国高等教育评价制度建设及相关问题研究

龚森  
【摘要】: 高等教育评价是国家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教育进行宏观管理与调控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高等教育评价从评价的主体、评价的内容、到评价的方法都会有一定的变化,本文探讨了这一变化过程中的高等教育评价制度的建设问题。在初步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高等教育评价制度关系的基础上,详细考察了西方主要国家和我国高等教育评价制度的建设情况,并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本国具体国情的前提下,提出了构建政府评价、社会评价、高等学校内部评价相互配合、互相协调的,以权威评价机构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高等教育评价制度的整体构想。最后,对高等教育评价制度的运行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高等教育评价制度的组织机构、文化建设、心理调控和信息管理系统。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金硕;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J];吉林教育科学;1994年06期
2 李向阳;加强高等教育宏观管理浅议[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4年04期
3 王冀生;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再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理论要点[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4年04期
4 舒邦华,叶存洪;犯其至难 图其至远──转变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理论思考[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5 夏天阳;高等教育要与市场经济接轨[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6期
6 缑元有,文喜扶;关于高等教育面向市场的几点思考[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1994年04期
7 陈传德;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应当进行根本性变革[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8 潘弘根,汪明芳;论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1995年04期
9 高桂彪,黄循洛,张耀荣;广东基本现代化与高等教育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1995年05期
10 许邦官;“需求约束型”高等教育运行模式探略[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11 杨福耀;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我见[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12 朱晓鸽;高等教育的技术改革[J];中国远程教育;1996年10期
13 丁建立;中外高等教育投资效益的比较与分析[J];吉林教育科学;1996年05期
14 李啸虎;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引进“宽进严出”办学模式的深刻教训[J];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02期
15 杨广云,谢作栩;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的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1997年08期
16 陈晓宇;中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现状与趋势[J];教育与经济;1998年04期
17 李化树;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教育研究;1998年05期
18 舒志定;有效投资观:高等教育价值观的新认识[J];教育发展研究;1998年04期
19 余秀兰;追求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理想[J];教育发展研究;1998年12期
20 王集权,金林南;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产业化[J];江苏高教;199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浅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高等职业教育[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2 李文利;;中国高等教育财政研究:回顾与展望[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北京大学论文集[C];2004年
3 严全治;杨红旻;;中国高等教育区域不均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4 殷屈娟;;试论现代传媒对高等教育的冲击[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周晓红;;我国高等教育学费问题研究述评[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6 刘献君;;21世纪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的走向[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陈晓宇;;中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理论与实践[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北京大学论文集[C];2004年
8 毛建青;;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的理论依据综述[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9 李同明;;加入WTO对我国大陆高等教育的挑战及应对之策[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张维贵;;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及对策[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文芳;西方近代初等教育特性之历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范明;江苏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3 毛迪伯;跨文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荣山;国际合作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5 王雪峰;高等教育的资本运营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6 李洪天;关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和个人收益率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7 张男星;俄罗斯高等教育体制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潘艺林;论高等教育的批判功能[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刘莉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耿涓涓;西部省区基于提升竞争力的高等教育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森;我国高等教育评价制度建设及相关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徐汉成;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研究与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3 杨波;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战略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4 夏志强;论高等教育产业化[D];四川大学;2003年
5 白健;中美高等教育依法治教之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朱永坤;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陈秋中;论高等教育成为支柱产业的动因、可行性与途径[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8 谢尊贤;高等教育的成长轨迹与高校规模适度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9 张莉;论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金磊;中国高等教育产业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聂乔;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N];大连日报;2005年
2 王庆环;海峡两岸学者共话高等教育[N];光明日报;2005年
3 彭兴庭;“因学致贫”拷问大学收费制度[N];重庆日报;2005年
4 记者 黄妙英 实习生 邹红红;加强管理推动高等教育协调健康发展[N];广西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邹滢颖;新西兰高等教育走马[N];杭州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杨连成 高晓明;高等教育如何办出特色张扬个性[N];光明日报;2004年
7 施芳;高等教育如何实现公平[N];人民日报;2005年
8 张应强;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冯兴元;何不用民营资本激活高等教育[N];中国经营报;2005年
10 彭兴庭;学费是一种“补偿”而不是“价格”[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