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汤小华  
【摘要】: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内容提要:生态功能区划,是指在分析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特征与生态环境问题、生 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的基础上,根据生态环境特征、生态环 境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程度在不同地域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将区域空间划 分为不同生态功能区的研究过程。生态功能区划的目的是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 设、资源合理利用和工农业生产合理布局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环境管理部门 提供管理信息和管理手段。本研究以福建省为案例,运用现代生态学理论和区划理 论以及GIS技术手段,通过分析研究福建省生态环境特征、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 形成机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福建省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服 务功能重要性进行评价,揭示其区域分异规律;在此基础上针对福建省生态环境地 域分异规律,确定区划的原则、分区依据和指标,将福建省划分为2个生态区,5 个生态亚区和107个生态功能区,并根据各功能区的生态环境特点、主要生态环境 问题和主导生态功能,提出生态保育与建设的重点任务平¨具体措施。区划成果为福 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的实施、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依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菁;廖克;;区域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的分类与案例分析——以福建省为例[J];地球信息科学;2007年02期
2 陈加兵;郑达贤;;福建省县域生态功能区划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3 张子文;;乌海市生态功能区划及治理措施[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4 田鹏;田坤;李靖;张广军;;黑龙江流域生态功能区划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庄翠蓉;;基于3S技术的厦门市生态功能区划[J];环境卫生工程;2009年01期
6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开展生态功能区划工作的通知[J];中国环保产业;2002年12期
7 俞洁;邵卫伟;于海燕;俞建;胡尊英;;浙江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年08期
8 李旭辉;王文军;;生态功能区划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9 胡降临;王心源;;建立巢湖流域生态功能区划模型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1期
10 祁永安;李吉均;张建明;牛叔文;徐昔保;;石羊河流域生态功能区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11 郎勇设;柳辉;黄志刚;;宁夏生态功能区划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12 马俊英,李新琪;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措施研究[J];新疆环境保护;2005年02期
13 李欢强;潘安敏;谭成;;长沙市生态功能区划的思路探讨[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4 燕守广;邹长新;张慧;沈渭寿;曹学章;;江苏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8年03期
15 余丽;姚建;周林;;成都市龙泉驿区生态功能区划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年02期
16 谢跟踪;邱彭华;谌永生;;海南岛生态功能区划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17 李晓;张锦玲;;福建省生态功能小区分类及特征说明[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8 钱发军;姚梅;;河南省生态环境保护研究[J];河南科学;2010年12期
19 李欣;;福州市废弃矿山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6年03期
20 赵洁;许伟;刘青;钱谊;;盐城沿海地区生态功能区划及生态建设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达贤;汤小华;陈加兵;曾从盛;王晓文;陈居成;;生态功能区划若干问题探讨——以福建省为例[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论文集[C];2006年
2 张洪明;;四川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探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李凤华;;广西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保护措施对策探讨[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4 元洁;;浅谈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方式[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5 寿丽娜;;浅谈矿山开采带来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几种生态修复的方法[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6 ;新疆生态环境问题透视及对策研究[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周启星;孙铁珩;;应用生态学的发展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8 蔺起梅;姜春梅;;榆林市煤炭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措施[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8年
9 冯宗炜;冯兆忠;;青海湖流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A];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10 梁流涛;诸培新;;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形成机理及其管理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小华;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2 廖晓勇;三峡水库重庆消落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识别与健康评价[D];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
3 师江澜;江河源区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与生态功能分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4 熊鹰;湖南省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5 张文开;福建省耕地资源优化利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6 张璞;福建漳州晚第四纪以来的环境演变[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7 樊根耀;生态环境治理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8 练晓荣;经济结构与高等教育结构的协同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黄庆法;台湾总督府的“对岸经营”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10 谢跟踪;基于组件式GIS的生态环境信息系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翀燕;我国旅游度假地开发研究[D];华侨大学;2005年
2 曾广林;福建省竞技体操现状分析与振兴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3 许仁义;福建省典型水体纳污能力计算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4 张梅燕;福建中小企业集群文化的战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5 潘国亮;福建省沿海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6 谢先全;福建省农业气候资源信息系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7 吴彩莲;林地针叶化对土壤侵蚀特征及生态环境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景;福建省可持续发展能力时空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余美珠;福建省森林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10 陈清辉;清末民初福建教育会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见习记者 蒋朝晖;云南正式施行生态功能区划[N];中国环境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昌苗苗;南宁生态功能区划发布[N];中国环境报;2010年
3 记者 张丽华;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国家生态安全[N];中国矿业报;2006年
4 记者 沈杭;推动社会深度关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N];金融时报;2005年
5 曹小佳;四川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N];中国环境报;2007年
6 中共襄樊市委书记 田承忠;以生态优势抢占发展先机[N];中国环境报;2007年
7 桑景拴;戈尔获诺贝尔和平奖带来的启示[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8 记者凌云 实习记者 李巧婷;三钢彻底退出福州房地产市场[N];福建工商时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苏民;有效保护 循环利用[N];经济日报;2005年
10 谢永隆;国际啤酒巨头争抢福建雪津[N];经理日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