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行政问责制的反思与构建
【摘要】:
问责制作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制度创新,是我国迈向责任政府的重要一步。行政问责在我国经历了个案到制度化操作层面,拉开了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化建设的序幕。政府问责制在实施中面临诸多困境,我国行政问责的制度体系亟待健全和完善。行政问责是对社会契约理论、人民主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公共行政权责一致、权责对等理论的具体回应。鉴于我国在问责中存在问责主体缺位、政府信息公开有限、公民参与意识的淡薄、官本位思想严重等方面的问题。对此应从强化异体监督、建立问责主体多元化、制定《行政问责法》、建设新型问责文化、政务信息公开等角度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克服问责制面临的困境,使其发挥预期功效。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