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摘要】:
路径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属性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视阈。路径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范型化,又是思想政治教育具体经验的概括化,从而构成联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纽带和桥梁。它将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客体、教育环境等构成具有内在共生性的有机整体,从而决定了“主体式灌输”和“选择性激活”的实践机制。
在主体性视野下,主体序差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发展的前提。作为一种教育性生成,主体序差是教育者的话语权和教育对象主体性实现程度之间的对比关系,既直接蕴涵于教育者队伍的素质、结构和人格魅力中,又体现在教育对象自我整合的本质力量上。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主体性提升,客体拓展能力的差异和环境因素影响的更加深入,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一个由教育主体序差变化引发的暂时性困境之中,出现了转型时期教育路径话语权的暂时旁落,表现出明显的“路径错位”。应该沿着路径结构和机理的逻辑指向寻找现实的破解之道,既要继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资源优势,着力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更要拓展社会公共教育资源,建设融入社会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通过提升路径的社会化程度和文化属性,自觉引领和整合社会生活的影响,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