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科夫斯基歌剧《黑桃皇后》戏剧冲突的初步阐释
【摘要】:
柴科夫斯基1890年创作的歌剧《黑桃皇后》,取材于普希金1834年的同名小说,是歌剧艺术舞台上百余年来常演不衰的经典巨作。
本文对这部歌剧在相关研究综述和创作背景介绍的基础上,以该歌剧的戏剧性为研究重点,选取其戏剧结构布局的比较与分析、戏剧冲突及其音乐形态解析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论证。
相对小说而言,这部歌剧适当调整了剧中部分人物关系和时间跨度范围,增加了大量剧外场景以渲染歌剧时空背景,重点改变了全剧的人物结局安排,增加了新的悬念、矛盾和冲突。歌剧在展开中通过三位主要人物之间的思想斗争及其先后的突兀死亡,来不断提升和加剧其冲突,彰显出了浓厚的悲剧色彩和巨大的戏剧反差效果。这些改编凸显了柴科夫斯基意欲充分表达“悲剧性”的创作情结。
歌剧音乐在刻画人物性格、表达戏剧冲突上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剧中所展示的主题动机贯穿与交响音乐思维等高超技法体现了柴科夫斯基音乐创作的无穷魅力。戏剧的矛盾刻画从苦闷单相思矛盾心理的爱情咏叙调开始,通过多种对唱、重唱不断地展示出剧中人物的复杂关系与冲突,而扣人心弦的叙事曲所展示的胁迫动机“三张好牌”成了歌剧矛盾冲突中的决定性主题。之后一系列围绕追求“炽热爱情”和探寻“致胜秘诀”的音乐将歌剧矛盾不断向纵深展开、推进,特别是男女主人公在河边对峙与决裂的咏叙、对唱、重唱将戏剧冲突推向新的高潮。随着终场中“金钱”梦想的彻底破碎,男主角饮弹自尽后弥留之际的咏叙音乐、赌徒们的安魂合唱和乐队中回响的爱情主题,以其丰富的思想寓意和经典的音乐形象,留给人们更多的思索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