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的乡镇企业发展研究
【摘要】: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企业的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和支持农业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对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和支持农村社会事业,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城市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快速成长,市场供求结构的变化等,使乡镇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发展减速,暴露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弱点,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乡镇企业必须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进入21世纪,随着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推进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为乡镇企业在新世纪的新发展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和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乡镇企业概念的新界定、发展历程、发展模式的新发展,乡镇企业在推进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村民主政治进程等方面,论述了乡镇企业具有其它类型的经济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与三农的天然联系,使乡镇企业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同时,乡镇企业也是国家整体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新世纪乡镇企业的发展必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相结合,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
乡镇企业发祥于农村,服务于农业,致富于农民。本文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运用和创新的理论——即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三农化、信息化、效益化、绿色化、和谐化的工业化。也就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必须实现发展方式创新、结构调整创新、产业布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经营理念创新、服务理念创新等,从而开创乡镇企业发展的新局面,进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