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身份认同的矛盾与超越:苏轼心理传记学研究
【摘要】:研究采用心理传记学对苏轼进行研究,以苏轼生命中突出的仕隐矛盾现象为研究切入点,从历史与社会文化和苏轼个人身份认同两个方面来探究其仕隐矛盾的缘起。并对苏轼由矛盾走向超越中所表现出的防御机制进行分析,探究其人格升华的过程。
研究一从仕、隐动机在其政治起伏中的变化情况来揭示仕与隐的关系,发现苏轼仕与隐的动机呈现出同高同低的关系,在仕途之初呈现较高的动机强度,黄州时期及之后两者都呈现下降趋势。仕与隐始终保持平衡,由一开始的先仕后隐与仕隐僵持,最后发展为仕隐融合。
研究二追溯苏轼仕隐矛盾的缘起。首先从历史与社会文化中包含的仕隐渊源来分析,再从苏轼从童年起所形成的“儒者”和“山中人”双重身份认同来剖析其仕隐矛盾的个人具体原因。
研究三分析苏轼的情绪疏导模式中所包含的心理防御机制:压抑与升华。先是压抑,失败后转向升华,完成闲适与旷达的双向升华。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