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钼、钨及石墨相碳化氮二维层状材料的制备以及在分析检测中的某些应用

郭欣荣  
【摘要】:本文采用水热法制备二硫化钼,二硫化钨以及高温热解法制备石墨相碳化氮纳米片等二维层状材料,并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检测,如定量检测环境中有害的金属离子和兽药中的有害成分以及微量过氧化氢。此类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有实际应用价值。二维层状材料在分析检测领域具有很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本硕士论文的内容如下:第一章:系统阐述了二维层状材料,如二硫化钼、二硫化钨及石墨相碳化氮二维层状化合物的发展和合成方法,物理化学性质及研究应用,还探讨了二维层状材料在分析应用领域的发展前景。第二章:采用水热法合成层状二硫化钼,借助于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量色散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其形貌及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二硫化钼具有催化活性,它可以在过氧化氢存在条件下催化氧化过氧化氢酶底物—3,3’,5,5’-四甲基联苯胺生成蓝色产物,该产物在652 nm处具有很强的紫外吸收峰,据此反应机制可实现对微量过氧化氢的定量检测。第三章:二水合钨酸钠和还原型L-谷胱甘肽通过水热法合成的二硫化钨在320 nm处激发会在405 nm处产生很强的蓝色荧光峰。而呋喃西林的紫外吸收峰与此二硫化钨的荧光发射峰部分重叠,当加入呋喃西林后荧光强度显著减小,并且蓝色荧光变弱,这主要归因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依此原理可以构建一种快速灵敏的荧光传感器定量检测呋喃西林。第四章:由尿素高温热解获得块状石墨相碳化氮,通过质子化超声剥落技术处理得到石墨相碳化氮纳米片在300 nm的激发下,会在434 nm处产生很强的荧光发射峰。当铜离子加入到该碳化氮纳米片溶液中,蓝色荧光猝灭,这主要归因于铜离子与碳化氮纳米片表面的氮元素和氧元素之间强的亲和力。此外,Cu2+/Cu+还原电位存在于碳化氮的导带和价带之间,促进光诱导电子从碳化氮导带转移到复合铜离子。据此反应机制可实现碳化氮纳米片作为荧光探针定量检测微量铜离子。本文所进行的研究工作的创新点主要有:(1)构建二维层状材料传感器并用于分析检测,且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较高的灵敏度;(2)二维层状材料在分析检测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制备和应用方面可作进一步的研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二维层状拓扑绝缘体材料的螺旋生长机理[J];现代物理知识;2014年03期
2 李德慧,刘术侠,彭军,邵奎战,许洪彬,翟宏菊,王恩波;二维层状结构十钒酸盐[K(H_2O)_2Ni(H_2O)_6]_2[V_(10)O_(28)]的合成及性质(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04年09期
3 王禹;叶俊伟;王莉;关莉;范勇;史苏华;;二维层状结构磷酸锌化合物的水热合成与结构表征[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6年02期
4 郭蒙;;二维层状钴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电化学性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年10期
5 李乙,苗鹏,李激扬,于吉红,闫文付,徐如人;用计算模拟方法研究Al_3P_4O_(16)~(3-)计量比的二维层状磷酸铝中的有机胺模板能力[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2年09期
6 王艳华;叶章基;金晓鸿;姚敬华;陈乃洪;朱东升;;二维层状二-μ_2-羟基二乙酸-二-μ_3-氧八丁基四锡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杀菌活性[J];无机化学学报;2008年01期
7 史莉;罗志远;武晓东;杨绪杰;陆路德;汪信;;二维层状聚苯胺及其TiO_2复合物的制备与光谱学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年02期
8 耿建琛;王春静;王凤;罗慧茹;杨趁趁;崔广华;;以方酸及咪唑基配体构筑的二维层状镉(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和表征(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12年05期
9 辛明红,王英,朱广山,孙锦玉,薛铭,孙福兴,方千荣,田歌,郭晓丹,裘式纶;二维层状水合酸式硫酸铈H_3O[Ce(SO_4)_2·(H_2O)_3]·H_2O的水热合成与结构表征[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年11期
10 李杰;刘迎红;马鹏涛;王敬平;;二维层状钒氧化合物Co(bpy)(H_2O)V_2O_6的水热合成和晶体结构[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11 辛明红;王瑛;朱广山;孙锦玉;方千荣;薛铭;田歌;裘式纶;;以哌嗪为模板剂的二维层状硫酸铈[C_4N_2H_(12)]_3[Ce_2(SO_4)_6(H_2O)_2]·H_2O的水热合成与晶体结构表征[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7年07期
12 关莹;王庆伟;高广刚;刘博;;新型二维层状配合物[Cd_4(2,2-′dipha)_2(nicotinate)_4]_n的合成及晶体结构[J];分子科学学报;2009年03期
13 陈伟,袁宏明,施展,邹永存,陈接胜,徐如人;在不同非水溶剂中用外消旋体异丙醇胺模板合成二维层状化合物Al_3P_4O_(16)·[NH_3CH_2CH(OH)CH_3]_2·[NH_4][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1年06期
14 荣成;蒋疆;李清禄;;一例新的二维层状四元钒锗酸盐化合物(H_3deta)_4Ge_8V_(14)S_8O_(42)·H_2O的合成与表征[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15 王凰;于沂哲;邓兆鹏;高山;;二维层状钙配位聚合物[Ca(HDHP)_2(H_2O)]_n的合成、结构与荧光性能[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2年05期
16 缪浩;付洁;陈蕾;郭九玉;张登;许岩;;以三核簇Ni_3为结点的二维层状配合物Ni_3(BTC)_2(H_2O)_8的合成、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J];中国科技论文;2013年09期
17 林宏艳;胡海良;陈宝宽;李锦;;二维层状聚合物{[Zn(C_4H_4O_6)(H_2O)]_2·3H_2O}_n的合成与表征1[J];光谱实验室;2009年04期
18 刘芳;周荫庄;;二维层状超分子配合物[VO(acac)_2(H_2O)]·(C_9H_(11)N_3OS)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19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广录;杨国昱;;一例二维层状磷钨酸盐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2013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曹彦宁;张汉辉;黄长沧;孙瑞卿;郭文军;王永净;孙巧珍;;新型的二维层状多钒硼-氧簇化合物的结构[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3 王秀波;胡明;李国榕;苏海全;;二维层状氨基多羧酸锌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发光性质[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骆昱晖;张宏;;一种基于Krebs夹心型铋钨酸盐的二维层状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五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许颜清;袁大强;林郑忠;江飞龙;弓亚琼;洪茂椿;;一种新颖的二维层状镉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任请;牛景杨;王敬平;;以夹心型锗钨杂多阴离子为构筑块的二维层状化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7 陈丽娟;杨明星;黄华;林深;;1H-咪唑[4,5-f][1,10]-菲啰啉与对苯二甲酸构筑的二维层状锰配位聚合物[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8 宋小娇;陈英;宋友;;Mn-Fe氰基桥联二维层状化合物的结构及磁性[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9 杨明;马慧媛;庞海军;王琨;陈焱妍;张文洁;;[BW_(12)O_(40)]~(5-)阴离子与双核铜构筑的新型二维层状化合物[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付晓;王敬平;牛景杨;;二维层状化合物H_2CoO_5W的合成及晶体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无机与配位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戈根武;开放骨架型金属磷酸盐、硫酸盐的合成与性质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2 王彦超;CALYPSO结构预测方法及应用[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尤春琴;二维层状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超电性能的研究[D];宁夏大学;2016年
2 郭欣荣;钼、钨及石墨相碳化氮二维层状材料的制备以及在分析检测中的某些应用[D];南昌大学;2016年
3 左晓霞;二维层状金属硫化物MS_2(M=Mo/Sn)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储锂性能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6年
4 闫现丁;二维层状材料MoS_2的制备及其光电特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5 李娜;基于手性氨基酸衍生物铜、钴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能[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