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双弧焊接过程数值模拟与应力分析
【摘要】:双电极气体保护焊(Double Electrode Gas Metal Arc Welding,DE-GMAW)是一种高效经济的焊接方法,采用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ungsten Inert Gas Arc Welding,TIG)与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Metal Inert Gas Arc Welding,MIG)相结合,利用旁路TIG的分流作用,解决了常规电弧焊在高速焊接时,为了提高熔敷率而增加焊接电流却导致母材热输入过大的问题。将此种焊接工艺应用到目前备受瞩目的镁合金材料中,可实现镁合金材料的高效连接,使镁合金加工技术满足更多领域的需求。本文基于ANSYS软件,针对2mm厚的AZ31B镁合金薄板DE-GMAW双弧表面堆焊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结合DE-GMAW焊接实验,做了如下研究:(1)针对倾斜的TIG焊枪,通过空间坐标转换,推导出适用于倾斜电弧的热源模型,进而建立了适用于本文的双弧热源模型。采用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不断的改变旁路电弧的耦合效率,使模拟的熔池尺寸不断逼近实验值,最终确定旁路电弧的耦合效率。(2)将双弧热源加载至AZ31B镁合金焊件的有限元模型上进行求解,得到了焊接温度场的动态分布和热循环曲线,并且讨论了总电流和旁路电流对温度场的影响,以及旁路电弧对母材的热量输入和熔池尺寸的影响。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验证了双弧热源的正确性。(3)采用热-应力间接耦合的模拟方法获得了AZ31B镁合金DE-GMAW的焊接应力动态分布,以及沿焊缝方向和垂直焊缝方向上、焊缝及附近区域的残余应力,模拟结果与焊接结构学理论一致。(4)针对焊后的残余应力,采用小孔释放法进行了测量;并对焊后工件的整体变形进行了实验测量。测量的残余应力及整体变形结果与模拟值基本符合。通过模拟得到的温度场、应力和变形的结果,与焊接理论及实验测量结果相符,证明了采用本文建立的双弧焊接热源模型可以准确的反映焊接电弧的实际加热过程和焊接结果,能够为AZ31B镁合金DE-GMAW焊接工艺提供正确的理论数据。
|
|
|
|
1 |
杜贤昌;郭淑兰;董文;徐学东;;AZ31B镁合金A-TIG单一活性剂的设计与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4年09期 |
2 |
杜九汪;王强;;AZ80镁合金带内筋薄壁壳体挤压新方法[J];轻合金加工技术;2014年05期 |
3 |
刘蒙恩;白莉;袁苗达;樊艳丽;;AZ31镁合金/AgCu合金/5083铝合金TLP扩散焊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4年09期 |
4 |
宋柱梅;李迪;叶峰;;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ICA to GMAW[J];China Welding;2006年02期 |
5 |
闫志鸿;张广军;高洪明;吴林;;Weld pool boundary and weld bead shape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passive vision in P-GMAW[J];China Welding;2006年02期 |
6 |
;Mechanism of Metal Transfer in DE-GMAW[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2009年03期 |
7 |
曾敏,曹彪,黄石生,蒙永民,毛鹏军;微机控制逆变GMAW_P焊系统的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
8 |
孙广,何建萍,张春波,白日辉,吴毅雄;参数可调多斜率波控GMAW[J];焊接学报;2005年03期 |
9 |
雷玉成,郁雯霞,李彩辉,张成,程晓农;GMAW温度场计算及其焊接质量的特征建模[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10 |
吕小青;曹彪;曾敏;黄增好;;Effects of current waveform parameters during droplet transfer on spatter in high speed waveform controlled Short-circuiting GMAW[J];China Welding;2005年02期 |
11 |
马跃洲;马文斌;瞿敏;陈剑虹;;Characteristics analyzing and parametric modeling of the arc sound in CO_2 GMAW for on-line quality monitoring[J];China Welding;2006年02期 |
12 |
尹力;洪波;屈岳波;李安强;龚海;周文军;;旋转电弧脉冲GMAW焊的信号处理[J];焊接技术;2006年06期 |
13 |
闫志鸿;吴林;张广军;高洪明;;Neural network modeling for weld shape process of P-GMAW[J];China Welding;2007年01期 |
14 |
武传松;张明贤;李克海;张裕明;;DE-GMAW高速电弧焊工艺机理的研究[J];金属学报;2007年06期 |
15 |
郭遵广;薛龙;吕涛;徐立力;;高压GMAW焊接试验台架设计[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
16 |
王威;林尚扬;王旭友;雷震;;GMAW电弧对激光传输影响的综合分析[J];焊接学报;2011年03期 |
17 |
Radovan Kovacevic;;Hybrid Laser-GMAW Welding of High Strength Quenched-Tempered Steels[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S4期 |
18 |
贾滨阳;薛龙;郭遵广;吕涛;黄继强;;高压GMAW焊电弧温度光谱分析[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
19 |
钟浩;石玗;薛诚;;非熔化极旁路耦合电弧GMAW工艺研究[J];甘肃科技;2012年09期 |
20 |
张强;李志勇;李岩;肖辉;;不同参数下GMAW电信号近似熵分析[J];热加工工艺;2014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