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体育锻炼活动与毅力水平的关系研究
【摘要】:毅力是人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动,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毅力品质作为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当下心理学的研究热点。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是身心发展的快速阶段,也是身体机能全面发展的黄金期。然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少年视力不良、肥胖检出率不断增加,耐力、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健康状况告急。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也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和全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引导和鼓励初中生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地发展,刻不容缓。本研究以1021名初中生为调查对象,以初中生体育锻炼活动与毅力水平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采用武汉体育学院梁德清等修订的体育活动等级量表,调查初中生体育锻炼活动的基本现状,同时结合王丹丹修订的“中文版简式毅力问卷”测试初中生毅力水平,并且结合初中生学业成绩,分析初中生体育锻炼活动和毅力水平两者的关系。得出结论如下:(1)体育锻炼活动等级在中等以下的初中生占67.5%,其中女生尤为突出;每次体育锻炼活动持续时间不足半小时的初中生占73.9%。体育锻炼活动等级和体育锻炼时间不达标及其在性别上的差异,是初中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2)初中生毅力水平由努力因素和兴趣因素两个维度构成;初中生毅力水平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毅力水平及其兴趣因素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是否留守儿童的学生在毅力水平及其努力因素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学业成绩对初中生毅力水平及两个维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3)初中生体育锻炼活动的强度、时间和频率与毅力水平及努力因素、兴趣因素两维度呈正相关关系。初中生体育锻炼活动的强度、时间和频率越高,初中生毅力水平越高。初中生体育锻炼的强度、时间和频率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预测其毅力水平。则从体育锻炼的强度、时间和频率切入,因人而异的增加初中生体育锻炼运动量,提升初中生毅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