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在PICC置管血液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董婷婷  
【摘要】:目的:将保护动机理论的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应用于首次PICC置管的血液肿瘤患者中,探究保护动机理论的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对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的自我护理能力、PICC自我管理能力以及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以延长血液肿瘤患者PICC导管使用时间,为今后医院形成统一的PICC置管血液肿瘤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模式提供借鉴和指导。方法:本研究为类实验性研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在江西省南昌市某三甲医院行首次PICC置管并选择在本院进行导管维护的134例血液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用抛硬币的方法将血液一、二两个病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各选择6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健康教育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自我管理教育模式,两组患者干预时长均达4周。研究者在干预前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护理量表和PICC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调查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其自我护理能力、PICC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PICC自我管理能力以及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是否有显著差异。使用SPSS20.0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资料实行双人录入和统计分析。干预前,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展开统计和分析;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其自我护理及PICC自我管理能力结果的组内前后变化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及PICC自我管理能力结果的组间比较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干预后两组患者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组间比较使用卡方检验或Fisher’s精确检验的方法。结果:(1)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本研究最终有132例研究对象完成整个研究过程,其中干预组纳入67例,对照组纳入67例,对照组因外出度假失访2例后纳入65例。对两组患者干预前一般人口学资料及干预前自我护理能力、PICC自我管理能力得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自我管理教育对血液肿瘤PICC置管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干预效果(1)干预组和对照组血液肿瘤患者在PICC自我护理能力干预后进行组间比较时的统计效果分析: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血液肿瘤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维度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维度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组和对照组血液肿瘤患者在自我护理能力干预前后进行组内比较时的统计效果分析:干预前后,对照组血液肿瘤患者在自我护理总分、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以及健康知识水平各维度得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组血液肿瘤患者在自我护理总分、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以及健康知识水平各维度得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自我管理教育对血液肿瘤PICC置管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干预效果(1)干预组和对照组血液肿瘤患者在PICC自我管理能力干预后进行组间比较时的统计效果分析:干预后,干预组血液肿瘤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组和对照组血液肿瘤患者在PICC自我管理能力干预前后进行组内比较时的统计效果分析:对照组血液肿瘤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血液肿瘤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采用并实施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自我管理教育干预方案,对照组血液肿瘤患者发生PICC相关并发症25例,发生率38%,干预组血液肿瘤患者在PICC相关并发症总体发生率及导管脱出发生率上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静脉炎、皮肤过敏、穿刺点感染、导管堵塞以及血栓发生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血液肿瘤患者采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可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PICC自我管理能力以及降低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丰富我国有关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和实践指导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花云;;保护动机对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年07期
2 金燕飞;金昌德;;保护动机理论及其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进展[J];护理研究;2015年29期
3 吕素景;陈勤;;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标准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自我管理的研究[J];中国标准化;2021年10期
4 王荔弘;马玲;;基于保护动机理论护理对老年糖尿病临床效果、自我护理能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新疆医学;2020年09期
5 田彦;张建欣;许燕;余晓云;肖焕新;;基于保护动机理论患者护理的应用进展[J];护理学报;2017年22期
6 尹学梅;刘云生;阮晓军;;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0年24期
7 冯飞;;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在出院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21年06期
8 黄慧;杜淋玲;;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21年16期
9 叶秀;谢连珠;;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在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1年31期
10 李艳君;;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年14期
11 翟淑萍;宋均仿;翟海英;;保护动机理论干预在糖尿病高危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年08期
12 王萧;马红梅;陈媛;贾玉玲;陈娇娇;;保护动机理论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J];职业与健康;2019年08期
13 益锐;;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模式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年27期
14 刘春艳;刘宁;;保护动机理论在糖尿病高危足患者干预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疗养医学;2018年06期
15 王玉姣;;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产褥期生活质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8年04期
16 王俊尧;太秋月;;信息框架对健康行为改变的影响[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1年05期
17 夏海娜;;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8年08期
18 何炜;耿桂灵;钱湘云;;保护动机理论在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分析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年30期
19 陆丽华;陈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医护一体模式对乳腺癌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焦虑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年14期
20 李淑琴;黎先祥;邓中胜;;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在第一趾带蒂腓侧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柏扬;刘晴;;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农村妇女宫颈癌认知及筛查行为的结构方程分析[A];第九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6年
2 郭玥;;亟待发展的中国健康传播[A];第一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陈斌华;费建惠;;自我管理教育对老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疗效及社会功能的影响[A];第八次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5年
4 卢娇;胡君霞;;自我管理教育对产褥妇女健康状况的影响[A];中华护理学会第2届护理学术年会暨全国妇产科新技术、新理论进展研讨会暨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暨社区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范佑杰;;自我管理教育在肝炎特病患者中的应用探讨[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14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6 马海荣;;自我管理教育在鼻咽癌放疗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应用[A];中国康复护理学术高峰论坛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万真真;娄素平;孟淑兰;;自我管理教育对提高血透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A];2013年河南省腹膜透析及肾病血液净化护理新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3年
8 王红军;;自我管理在肝癌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A];2012年河南省护理健康教育学术会议暨神经系统疾病护理健康教育研修班论文集[C];2012年
9 申娟茹;李俊玲;李玉雪;;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及效果分析[A];2014年河南省糖尿病教育暨规范化管理学术研讨班论文集[C];2014年
10 王红军;;自我管理在肝癌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A];2012年河南省护理科研暨临床护理PBL实践教学骨干研修班论文集[C];2012年
11 王红军;;自我管理在肝癌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A];2013年河南省传染病护理研究进展与临床实践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12 万里红;谈正叶;冯志红;;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A];2014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13 刘月欣;;实施自我管理教育程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第8届糖尿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第8届血液净化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4 关玉华;;自我管理教育在提高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中的作用[A];第8届全国重症监护专科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5 齐慧娟;潘灵燕;梁光美;汪锦斌;;自我管理教育对精神分裂症代谢综合征的影响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16 吴丽琴;;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感的授权教育模式探讨[A];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17 陈晓;陈小英;;自我管理教育对提高HIV感染者自我效能的效果评价[A];全国“新一轮医院评审新思路”研讨会、第4届全国自然灾害护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18 谢春雷;方文;李春霞;李爱文;黄维明;;自我管理教育对预防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9 秦青英;;痛风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A];二零一四年浙江省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20 朱玉霞;刘慧诗;霍柳顺;苏江玲;钱淑芬;;自我管理教育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A];奉献天使心、共筑护理梦:广东省2013年护理学术年会(第一会场)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屠小明;无偿献血动机评价量表编制及献血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董婷婷;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在PICC置管血液肿瘤患者中的应用[D];南昌大学;2021年
2 蒋佳玮;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自我管理干预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的应用效果[D];延边大学;2021年
3 吕素;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干预在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2019年
4 赵晓玲;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9年
5 宋娉;保护动机理论在糖尿病高危足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8年
6 张昭;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腰背肌锻炼培训方案对ICU慢性下腰痛护士效果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8年
7 张新;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重庆市大学生HIV/HBV合并感染相关行为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8 曾丹;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网络辟谣效果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7年
9 顾岩;保护动机理论对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6年
10 孙丹;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人心血管健康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7年
11 佘颖;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男男性行为人群安全套使用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12 张莉莉;保护动机理论在糖尿病前期人群自我效能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9年
13 谭钟;恐惧诉求理论及其在广告传播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4 赵桂红;基于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自我管理教育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D];青岛大学;2019年
15 何洋;自我管理教育在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肝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8年
16 郭振霞;自我管理教育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干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17 窦海川;自我管理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0年
18 邢唯;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动机量表研制及初步应用[D];江苏大学;2020年
19 孙兆清;保护动机理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干预效果评价[D];山西医科大学;2021年
20 方萌萌;自我管理教育对食管癌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存质量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李艳梅 实习生 谢银龙 通讯员 胡运海;3社区率先试点“干预”患者[N];长江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