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涡流检测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摘要】:
本文在阐述单探头涡流检测原理的基础上,以电磁场理论为基础,有限元软件ANSYS为工具,无限大平板为研究对象,对反射式涡流检测传感器附近的低频谐波电磁场进行分析,仿真被检测对象周围的磁场分布。涡流检测过程中,传感器的输出会受到被检材料、提离效应、裂纹、激励频率、线圈尺寸参数、检测对象厚度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仿真这些因素的变化给电磁场及线圈阻抗带来的影响,探索涡流检测线圈阻抗变化的特征和规律,为反射式涡流传感器(单探头)的设计及利用其进行裂纹检测奠定基础。
利用阻抗分析方法,经模型简化,建立了二维轴对称似稳交流电磁场参数化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仿真计算,得到了如下主要结论。
(1)被测材料不同,磁力线分布截然不同,探头线圈阻抗也不同。
(2)线圈提离变化时,阻抗幅值受线圈提离的影响很大,但相位曲线几乎不受提离效应的影响。
(3)探头与被测对象之间的距离越小,其电磁感应强度越高,被测对象中的电涡流强度也就越大。
(4)当被测物体存在裂纹时,阻抗平面的幅值相对变化不大,但阻抗角却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只存在提离时阻抗角为正值,出现裂纹时则阻抗角变为负值。
(5)裂纹宽度不变,深度增加时,阻抗幅值增大,相位角绝对值变小;且当裂纹深度大于贯穿深度时,阻抗幅值不再增加。
(6)线圈激励频率对传感器电磁场磁力线分布的影响不大,但对电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产生影响,频率越高,磁感应强度越低;此外,随着激励频率的增大,电涡流传感器的品质因数将增大,即电涡流强度减弱。
(7)探头线圈内径的变化对传感器磁力线分布的影响不大,而外径的改变对被测体中电涡流的分布会产生影响,被测体中出现电涡流密度最大值的位置与线圈外半径大致相同。
(8)当线圈匝数密度相同时,线圈内径越小、外径越大、轴向厚度越厚,传感器的灵敏度就越高,线性范围越小;线圈的匝数密度越大,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线性范围越大。
文章的遗憾之处是没有讨论涡流检测中的边缘效应。
|
|
|
|
1 |
蔡红生;胡建中;王朝华;;在役铜管涡流检测的研究[J];河南电力;2001年03期 |
2 |
周俊华;徐可北;葛子亮;;热障涂层厚度涡流检测技术研究[J];航空材料学报;2006年03期 |
3 |
廉纪祥;沈跃;;抽油杆差动式涡流检测探头的研制[J];无损探伤;2007年06期 |
4 |
邵泽波;程学晶;朱向曦;;涡流检测压力管道时特征频率的合理选择[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
5 |
张荣仁;第十一专题 在役换热器管的涡流检测[J];无损检测;1996年11期 |
6 |
吴祖育,王庚;涡流探伤中的相位自动跟踪方法[J];无损检测;1996年12期 |
7 |
李恒羽;李小宁;梁永红;;锆管涡流检测中的异常噪声分析[J];无损检测;2008年02期 |
8 |
陈明辉;徐晓峰;吴天平;;制氢转化炉管的涡流检测[J];无损探伤;2010年03期 |
9 |
;抽油杆涡流检测装置探头通过鉴定[J];振动、测试与诊断;1991年04期 |
10 |
吴干林;涡流检测头尾信号切除新方法[J];无损检测;2001年02期 |
11 |
陈道明;MIZ-27SI型涡流检测系统在尿素高压换热器检测中的应用[J];无损检测;2002年05期 |
12 |
邵泽波,宋树波;汽轮机叶片的涡流检测[J];无损检测;2002年10期 |
13 |
高春法,宋凯,唐继红;涡流检测传感器提离效应的抑制[J];无损检测;2003年12期 |
14 |
;抽油杆涡流检测装置探头通过鉴定[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2年02期 |
15 |
李志刚,汪德良,孙本达;薄壁钛管的涡流检测[J];无损检测;1995年05期 |
16 |
刘浪飞,林秀和,彭大暑;薄壁铝合金小径管的涡流检测[J];无损检测;1999年07期 |
17 |
李小亭,沈功田;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涡流检测技术[J];无损检测;2004年08期 |
18 |
李苏甲,袁骊,乔维;控制棒检测中对显示信号判定技术的改进[J];核动力工程;2005年02期 |
19 |
韩晓华;黄絮苹;董欣;孟令华;赵洪贤;杜石岩;;钢管涡流检测可靠性的研究与应用[J];山东科学;2006年02期 |
20 |
程学晶;邵泽波;;生水加热器的涡流检测[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