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轮胎与煤焦油共热解制备燃料油和炭黑工艺研究
【摘要】:在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废轮胎作为固废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众多废轮胎处理方法中,采用热解法处理废轮胎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方法。但单纯的废轮胎热解存在着传热效率低和热解不充分等问题,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废轮胎与其他物质共热解的研究,期望解决这些问题并改善燃料油的品质。本文主要针对废轮胎与煤焦油共热解制备燃料油工艺进行了研究,并通过脱灰降硫处理改善热解炭黑品质。为确定废轮胎与煤焦油共热解最佳工艺条件,研究了温度、废轮胎与煤焦油配比以及煤焦油对废轮胎溶胀程度因素对热解工艺的影响。研究表明:(1)煤焦油对废轮胎有较强的溶胀作用,温度、比表面积和轮胎类型等因素都具有显著影响,温度升高和比表面积增大都能加快溶胀进程。(2)废轮胎单纯热解和煤焦油溶胀预处理后废轮胎共热解时,燃料油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升高到550℃热解基本完全。(3)废轮胎单纯热解时,燃料油收率53.60%,热解炭渣收率35.21%。废轮胎:煤焦油质量比为1:1时未经溶胀预处理直接混合共热解,燃料油收率为71.65%,热解炭渣收率为18.63%。煤焦油溶胀预处理后废轮胎共热解在溶胀饱和时,燃料油收率高达78.11%,热解炭渣收率为16.08%。通过馏程、色度、FT-IR以及GC-MS手段对共热解制备的燃料油进行分析,主要成分是苯、甲苯、二甲苯、萘等化合物,同时得到的共热解炭渣疏松多孔易于粉碎。炭黑中含有较多的灰分和硫组分,通过单因素实验方法探讨不同酸、酸浓度、温度、液固比、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等因素对脱灰降硫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寻找到最佳工艺参数是煤焦油溶胀预处理废轮胎共热解炭、温度60℃、盐酸浓度2.0mol/L、搅拌时间120min、液固质量比10:1。实验结果表明,炭黑中灰分含量由原来的9.25%降为1.88%,硫含量也由2.13%降为0.96%。通过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炭黑表面形貌进行观察,共热解炭黑颗粒多呈现椭球状和鳞片状,且其表面粗糙多孔。通过“相似相溶”的理论对煤焦油溶胀废轮胎的机理进行分析,通过计算机模拟软件计算出煤焦油中溶剂分子苯的溶解度参数为18.5,与实验值18.7很接近。同时计算出煤焦油中溶剂分子在橡胶分子中的扩散系数。利用TG/DTG技术分析废轮胎单纯热解和煤焦油溶胀预处理废轮胎共热解动力学参数,得出废轮胎单纯热解工艺和煤焦油溶胀预处理废轮胎共热解工艺的平均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86k J/mol和146k J/mol,比较两者平均表观活化能得出煤焦油溶胀预处理废轮胎共热解反应更易于进行。
|
|
|
|
1 |
金春英,林金清,林永华;废轮胎热解回收燃料油和炭黑的研究进展[J];再生资源研究;2003年04期 |
2 |
;炭黑涨价未到尾声[J];轮胎工业;2022年01期 |
3 |
彭小芹,肖国良,方修春,盖国胜;废轮胎裂解炭黑的深加工及应用研究[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04年03期 |
4 |
李毅青;;煤焦油转化燃料油技术[J];技术与市场;2008年03期 |
5 |
柳杨;;废轮胎回收炭黑有望用于新轮胎生产[J];橡塑资源利用;2016年03期 |
6 |
肖国良,彭小芹,盖国胜,方修春;深加工对废轮胎裂解炭黑表面性能的影响[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
7 |
李睿;杨帆;;掺废轮胎热解再生炭黑的沥青制备工艺及技术性能探讨[J];石油沥青;2018年05期 |
8 |
;沥青变成炭黑油 年增利润千万元[J];石油化工应用;2014年08期 |
9 |
郭豪;梁鹏;郭庆民;;废轮胎热解回收的产业现状与创新技术[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3年08期 |
10 |
李润东,池涌,李水清,王雷,严建华,岑可法;废轮胎热解半焦燃烧动力学研究[J];煤炭转化;2002年01期 |
11 |
;我国掌握煤焦油生产燃料油新技术[J];杭州化工;2011年03期 |
12 |
果益;;黑猫炭黑公司投资兴建30万t煤焦油项目[J];橡胶科技市场;2010年16期 |
13 |
张晔;赵亮富;;中/低温煤焦油催化加氢制备清洁燃料油研究[J];煤炭转化;2009年03期 |
14 |
扬子江;;快速热解是废轮胎回收炭黑的优化工艺方案[J];中国轮胎资源综合利用;2018年12期 |
15 |
郭隽奎;;山东城矿建废轮胎热裂解生产线[J];中国轮胎资源综合利用;2015年07期 |
16 |
国益;;山东城矿集团新建废轮胎热解生产线[J];橡胶科技;2015年09期 |
17 |
彭小芹,肖国良;废轮胎裂解炭黑的深加工及应用[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年04期 |
18 |
鲁锋;沈伯雄;张增辉;朱国营;;废轮胎热解催化剂的研究初探[J];精细石油化工;2009年04期 |
19 |
胡洁;孔政清;孙翀;刘吉文;李培军;史新妍;段咏欣;;废轮胎热裂解炭黑的改性及应用进展[J];中国轮胎资源综合利用;2019年03期 |
20 |
马光路;刘岗;曹青;鲍卫仁;;不同物种生物质与废轮胎共热解对热解油的影响[J];现代化工;2007年S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