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纹石存在下纳米颗粒强化回收微细粒黄铜矿与黄铁矿试验及机理研究
【摘要】:含镁硅酸盐矿物是硫化铜镍矿中常见的脉石矿物,部分含镁硅酸盐矿物零电点较高、质软、易泥化,在硫化矿浮选常用的弱碱性pH区间,这些含镁硅酸盐矿物表面荷正电,而硫化矿物表面荷负电,亲水的含镁硅酸盐矿泥通过静电作用罩盖在硫化矿物表面,降低了硫化矿物的表面疏水性。本论文针对含镁硅酸盐对硫化矿可浮性抑制现象,采用新型纳米颗粒作为混合硫化矿捕收剂,利用纳米颗粒对硫化矿的选择吸附性和强疏水性,强化硫化矿可浮性。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利用乳液聚合的方法,通过改变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的混合比例,得到的十种产品。通过形貌观测及其对黄铜矿可浮性的影响进行筛选,获得NC3、NC4、NC7三种纳米颗粒进行后续试验研究,并对这三种纳米颗粒进行了红外检测和稳定性研究。(2)经过对四种矿物可浮性研究发现,黄铜矿在试验的整个pH范围可浮性很好;黄铁矿在酸性和弱碱性条件下可浮性很好,在碱性条件下可浮性较差;绿泥石与蛇纹石可浮性很差。蛇纹石与黄铜矿和黄铁矿容易发生团聚现象,且严重影响黄铜矿和黄铁矿的可浮性;绿泥石与黄铜矿和黄铁矿间基本不发生团聚,且不会影响两种硫化矿的可浮性。(3)利用三种纳米颗粒对蛇纹石、黄铜矿和黄铁矿纯矿物及其混合矿进行浮选试验,与丁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四种捕收剂对蛇纹石的捕收性都很差;而对两种硫化矿的都有较好的捕收性。在矿浆pH=12时,NC3做捕收剂,黄铜矿和蛇纹石混合矿回收率提高31.2个百分点,黄铁矿与蛇纹石混合矿回收率提高16.78个百分点;NC4做捕收剂,黄铜矿和蛇纹石混合矿回收率提高43.16个百分点,对黄铁矿与蛇纹石混合矿没有强化效果;NC7做捕收剂,黄铜矿和蛇纹石混合矿回收率提高29.78个百分点,对黄铁矿与蛇纹石混合矿基本没有强化效果。(4)通过红外光谱检测与吸附量试验,发现三种纳米颗粒在黄铜矿和黄铁矿表面都会发生吸附,而在蛇纹石表面不吸附;通过接触角试验检测,发现三种纳米颗粒与矿物作用后,与丁黄相比,黄铜矿和黄铁矿的表面接触角都会有较大增幅,蛇纹石的表面接触角基本不发生变化;通过扫描电镜观测可以看出,三种纳米颗粒在黄铜矿和黄铁矿表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吸附。
|
|
|
|
1 |
;《金属矿山》硫化矿选矿专题征文通知[J];金属矿山;2019年06期 |
2 |
罗仙平;周贺鹏;程琍琍;;难选铜镍硫化矿清洁选矿工艺及应用[J];矿产保护与利用;2018年03期 |
3 |
鄢功军;徐承焱;孙体昌;陈超;王晓平;耿超;胡天洋;;黄药与硫化矿作用对其降解规律的影响研究[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17年02期 |
4 |
罗小苟;;某锡矿硫化矿回收锡工艺实践[J];现代矿业;2017年03期 |
5 |
吴杰;陈珺;;某锡铜硫化矿选厂磨矿分级工艺优化研究与实践[J];矿冶;2017年03期 |
6 |
沈新春;;某混合硫化矿综合回收试验研究[J];中国钨业;2016年03期 |
7 |
高乔林;;浅析某锌锡硫化矿重选前的工艺改进[J];云南冶金;2012年03期 |
8 |
赵思佳;翁毅;肖超;;镍钴硫化矿生物浸出研究进展[J];湖南有色金属;2011年06期 |
9 |
王立磊;王李管;李珞铭;;堆积硫化矿散热影响因素的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0年01期 |
10 |
韦振明;潘菊芬;赖春华;丑亚玲;;某铅锌银硫化矿的分段电位调控浮选[J];金属矿山;2010年05期 |
11 |
В·Г·科列斯尼克
,陈经华,李长根;高频电磁场在含金硫化矿磨矿中的应用[J];国外金属矿选矿;2004年05期 |
12 |
马少健,胡治流,陈建华,陈建新,林美群;硫化矿尾矿重金属离子溶出实验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
13 |
刘荣荣,文书明;铜锌硫化矿浮选研究的现状与进展[J];国外金属矿选矿;2002年11期 |
14 |
李洪枚,柯家骏;细菌浸出含镍硫化矿的研究进展[J];矿产综合利用;1999年05期 |
15 |
金永铎;蒙立栋;刘亚川;;我国硫化矿选矿研究进展[J];矿产保护与利用;1990年06期 |
16 |
孙水裕,李柏淡,王淀佐;硫化矿浮选抑制的电化学研究[J];有色矿冶;1990年02期 |
17 |
林;;复杂硫化矿的选矿方法[J];国外金属矿选矿;1990年01期 |
18 |
曾小林;;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硫化矿中的银含量[J];中国钨业;1991年06期 |
19 |
廖明清;李荣其;邹素珍;;硫化矿火区采用长袋药包防自爆的研究和应用[J];工业安全与防尘;1987年06期 |
20 |
太汝恭;;云锡公司锡选矿概况[J];云南冶金;1987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