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新世纪以来,“三农问题”逐渐成为制约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农村人才匮乏是制约农村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为解决农村人才培养问题,需要加强农村人才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劳动者队伍来改善目前农村的人才现状。近年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其中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政策一经颁布便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开来。江西省政府积极响应,在经过8年的江西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铺垫后,于2011年率先将其升级为江西省“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那么,此政策施行过程中究竟有没有真正惠及到广大学员朋友?学员对江西省“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满意度如何?如果学员的满意度不容乐观,那么影响其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笔者从学员满意度视角出发,结合江西省“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项目宗旨、培养目标、培养对象等,借鉴顾客满意度等理论,从个体禀赋、家庭环境、培训感知三个可能影响学员满意度的层面设计了较为完整有效的调查问卷,本次问卷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对江西省“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江西农业大学教学点及江西广播电视大学的部分学员进行广泛实地问卷调研的基础上,运用Stata12.0对获得的192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地对江西省“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实施中的学员满意度进行测度,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影响学员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笔者经过分析得出:目前江西省“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实施中学员的满意度较高,但在课程设置、教师资源、培训方式、后续服务等方面仍需改善;同时,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来源、距教学点距离对学员对“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满意度评价也存在显著差异。有鉴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认识;(2)优化培训课程、完善课程体系;(3)利用多方资源、保证师资力量;(4)改进教学方式、扩充实训基地;(5)巩固资金支持,消除学员顾虑;(6)加大后续投入、实行长效服务。以期为江西省“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更好的继续施行及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优化提供一定的建议及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