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下丘脑垂体条件培养基对mmLDL激活巨噬细胞TNF_α、IL-1_β表达的影响

李耀斌  
【摘要】: 目的:本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用轻度修饰低密度脂蛋白(minimally modifi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mmLDL)作用培养的巨噬细胞,检测其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 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的变化,阐明mmLDL对巨噬细胞的影响;用下丘脑垂体条件培养基(HP-CM)作用mmLDL激活的巨噬细胞,检测TNFα和IL-1β细胞因子的变化,阐明下丘脑垂体条件培养基对mmLDL激活巨噬细胞的调节作用,为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形成及破裂的分子机制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取5个月龄水囊引产人胎,在无菌条件下快速取下丘脑、垂体组织,用0.125%胰蛋白酶消化,用20%小牛血清的DMEM液,置37℃ 5%CO2条件下培养,收集其上清为下丘脑垂体条件培养基。实验将小鼠巨噬细胞分成mmLDL1、mmLDL2、mmLDL3浓度组(mmLDL浓度分别为12.5mg/L、25mg/L、50mg/L)和一个对照组,每组各10孔,各实验组和对照组又分成两个小组[即下丘脑垂体条件培养基作用组(HP)和无下丘脑垂体条件培养基作用组(HP-)],每组5孔,实验首先在(HP)组中加入下丘脑垂体条件培养基0.5ml和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0.5ml,(HP-)组加无血清RPMI1640培养基0.5ml和10%小牛血清RPMI1640培养基0.5ml,在37℃,5%CO2条件下培养24小时后,在三个实验组加入mmLDL,使其终浓度分别为12.5mg/L、25 mg/L和50 mg/L ,对照组加等量无血清RPMI1640,PH 7.4,继续培养20h后全部弃培养基,换成无血清RPMI1640培养基继续培养36小时,收集其上清液作TNFα、IL-1β检测。结果:(1)mmLDL对TNFα的影响:mmLDL作用小鼠巨噬细胞20h后,其TNFα表达呈明显上调趋势, 三个实验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上调与mmLDL浓度呈正相关,mmLDL3mmLDL2 mmLDL1。(2)HP-CM对TNFα的影响:下丘脑-垂体条件培养基对正常巨噬细胞(对照组)和不同浓度mmLDL作用组都有明显的下调作用,其下降率分别为对照组23%,mmLDL1组35%,mmLDL2组26%,mmLDL3组21%,从实验组的下降率可以看出,mmLDL浓度越低其下调率越大。(3)mmLDL对IL-1β的影响:用mmLDL作用小鼠巨噬细胞20h后,其IL-1β表达呈明显上调趋势, 三个实验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以mmLDL2组(25mg/L)增加尤其明显(125%)。(4)HP-CM对IL-1β的影响:下丘脑-垂体条件培养基对正常巨噬 WP=4 细胞(对照组)和不同浓度mmLDL作用组都有上调作用,其上调趋势与单纯mmLDL作用组基本一致,但是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除mmLDL2组(25mg/L)外其余各实验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HP-组和HP组相比,在对照组、mmLDL1组中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mmLDL可激活巨噬细胞TNFα和IL-1β表达上调, HP-CM对正常和mmLDL激活的巨噬细胞TNFα的表达都有明显的下调作用,其下降率与mmLDL浓度呈反比,表明巨噬细胞受mmLDL刺激越小,其调节效果越好,而对IL-1β则有上调作用,这种正反馈调节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提示下丘脑垂体轴可能对AS斑块的形成和破裂过程有调控作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冯毅,刘乃丰,陈日新,张丽蓉;糖基化LDL与人巨噬细胞作用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意义[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6年04期
2 张骅,楼定安,单子茵,毛峥嵘,魏克荣;巨噬细胞对肌源性泡沫细胞生成的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1996年04期
3 王国平,邓仲端,倪娟;天然和氧化型极低密度脂蛋白对巨噬细胞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1996年02期
4 王国平,邓仲端,瞿智玲;氧化修饰的低密度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对巨噬细胞单核趋化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1997年03期
5 吴开云,魏波;下丘脑-垂体条件培养基对培养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J];神经解剖学杂志;2002年02期
6 吴效科,顾秋善,苏延华;细胞因子与生殖[J];医学研究生学报;1995年01期
7 巫国辉,袁铿,吴开云,戴志芳,胡银英;联胺诱导下丘脑-垂体对MDA代谢、ICAM-1表达及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8 欧阳谦,周玫,陈瑗;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J];生命的化学;1996年05期
9 潘家秀,林南琴,鲍璿,徐维奇;兔抗葡聚糖硫酸钠—LRH血清在大白鼠下丘脑正中隆起LRH定位工作中的应用[J];生理学报;1979年03期
10 于肇英;衰老与甾体激素及其受体[J];中国老年学杂志;1986年02期
11 史轶蘩,刘志敏;神经性厌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内分泌功能改变[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12 朱海东,许广涛,刘用璋,白秀珍,高淑贤,张殿师;实验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大鼠下丘脑神经递质的变化及其对TSH分泌的调节[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90年03期
13 徐扬,杨泽田,苏成芝;冷适应大鼠脑垂体、下丘脑、脾淋巴细胞和血浆β-内啡肽及其mRNA的变化[J];生理学报;1992年01期
14 滕良珠,薛庆澄,马丽云,陈昆明,王俊生,孙贵连;不同CT表现的急性脑外伤对下丘脑和垂体前叶功能的影响[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2年03期
15 谢绛利,刘亦未;一个新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分泌调节系统的数学模型[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1993年01期
16 王民,丁卫,倪国坛,杭荣椿,钱炳龙;大鼠暴露于高压氧时部分脑区内GABA含量的变化[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17 徐峰,李经才,马孔琛,王敏,杨迎暴;褪黑素对下丘脑氨基酸神经递质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4年04期
18 辛赣海,张启兴,廖顺顺,童竞亚,严宜明;免疫大鼠下丘脑及垂体ACTH样和β-内啡肽样免疫阳性细胞的相关变化[J];神经解剖学杂志;1995年04期
19 张文英,李思成,刘钺,宋英;补肾方药改善神经内分泌系统老化的研究近况[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20 孙爱军 译;绝经与更年期综合征[J];生殖医学杂志;199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婵娟;杨志明;康玉明;肖传实;;核因子-κB信号途径介导血管紧张素Ⅱ诱导THP-1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梅慧娴;成良;陈其才;;下丘局部电刺激对听神经元最佳频率和幅度敏感性的实时调制[A];中国生理学会第23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0年
3 吴南屏;常秀春;姚航平;李丹;冯磊;;RANTES蛋白对SARS病毒感染巨噬细胞的抑制效应及机制[A];2006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梁华平;韩健;吴丹;徐祥;王正国;;创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自噬活性降低[A];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5 尤胜义;寇丽;费乃昕;马春蕾;;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脾脏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4的表达与内毒素耐受[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刘星光;姚鸣;李楠;王春梅;郑媛媛;曹雪涛;;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通过结合并活化TAK1和IRF3加强巨噬细胞中TLR配体诱导的炎症因子和Ⅰ型干扰素的产生[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伟;周寿红;凌宏艳;姚起鑫;亓竹青;胡弼;;槟榔碱抑制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刺激巨噬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A];湖南省生理科学会200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8 陈均法;郑智茵;孔英;郭艳荣;沈建平;叶宝东;林筱洁;高瑞兰;周郁鸿;;硼替佐米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抗原提呈能力的影响[A];2011年浙江省血液病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成立5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1年
9 杨晓彤;任文智;马伟超;杨明俊;糜可;冯慧琴;杨庆尧;;云芝糖肽(PSP)对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的双向免疫调节作用[A];中国菌物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张玲;江远;何金洋;郭兴伯;;铁沉积于巨噬细胞对TGF-β_1、iNOS、TNF-α mRNA表达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四次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良;双侧下丘间相互作用对频率信息处理的调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章宏;1.人巨噬细胞金属弹性蛋白酶在胃癌细胞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胃癌和结肠癌患者二氢嘧啶脱氢酶基因多态性与5-FU代谢及临床意义探索[D];浙江大学;2006年
3 王玉珍;溶酶体相关的小G蛋白Rab7b负向调节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信号转导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杨洋;DcR3干预肺纤维化动物模型及其转染人成纤维细胞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刘国庆;Leptin对雌性大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作用的分子机理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2年
6 陈敏;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评价下丘脑中枢糖耐量试验的敏感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7 王咏梅;肝细胞生长因子在单核/巨噬细胞的表达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关系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8 任跃忠;2型糖尿病巨噬细胞LPL和PPARγ的mRNA表达及吡格列酮对其表达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1年
9 赵志辉;鸡下丘脑组织和猪脂肪组织表达序列标签的研究与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2001年
10 孙锦平;针刺足三里穴对正常及应激性溃疡大鼠神经内分泌影响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耀斌;下丘脑垂体条件培养基对mmLDL激活巨噬细胞TNF_α、IL-1_β表达的影响[D];江西医学院;2003年
2 彭文辉;同型半胱氨酸对人THP-1巨噬细胞IL-8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4年
3 傅莉萍;2型糖尿病患者巨噬细胞HB-EGF mRNA表达的半定量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4 朱华庆;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动脉内膜通透性与肌球蛋白轻链激酶活性变化关系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2年
5 刘国荣;复合膳食纤维的制备及其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D];青岛大学;2001年
6 袁文金;L-精氨酸对高脂喂饲大鼠动脉NF-κB含量及VCAM-1表达的影响[D];汕头大学;2003年
7 倪海祥;2型DM动脉粥样硬化与巨细胞病毒感染及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8 张永红;抗骨桥蛋白抗体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9 林琦;中药对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基因表达调控作用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0年
10 孟凡森;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60例临床资料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丘宣;红满天下丘北“辣”[N];中国特产报;2001年
2 兰克;以尝试用巨噬细胞治瘫痪[N];科技日报;2000年
3 匡远深;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N];中国医药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何华虹;如何减少剩留血管风险[N];医药经济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王敬霞;当心—减肥致闭经[N];保健时报;2004年
6 记者 吴在平 通讯员 陈志峰 付磊 林绍清;千余世界医学高手鹭岛“谈心”[N];福建日报;2009年
7 唐颖 倪兵 陈代杰;巨噬细胞泡沫化抑制剂研究快步进行[N];中国医药报;2006年
8 翟旺;老人慎过冬至关[N];保健时报;2004年
9 ;睡眠研究 异彩纷呈[N];中国医药报;2004年
10 张中桥;白藜芦醇可抑制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